道医是医道,而不仅是医学。道医属于生命之道,并通于自然与社会之道。道医属于过程之道,而不仅是结构之学。道医属于演化之道,而不仅是存在之学。道医属于生命过程演化方式之道,而不仅是人体结构存在形式之学。道医是天地人和通的大道,是神气形和通的大道。道医超越实验科学,并可包容人体医学。
道医有八大境界:医道、医德、医术、医理、医智、医思、医学、医技。
一、医道
“医道”一语,见于《备急千金要方?论大医习业第一》:“凡欲为大医,必须……又须……并须……此须……又须……始可与言于医道矣。”由是可知,所谓医道,实在是关于医的最高、最广之学问。《黄帝内经》:“凡奉天道者曰道士”。已是道医之雏形。《老子想尔注》:“生,道之别体也。”认为生命是道的载体,修道即是护生。道为自在。自在即始在。始为空,在为时。道无处不在,道无时不有。道有天道、地道、人道。天地之道即自然之道。人道有天人之道入世之道(即社会之道)、生生之道(即生命之道)。医道涵盖天、地、人三道精华,为人立于天地之间的最基本智慧。
二、医德
《抱朴子?内篇》卷三:“或问曰:为道者当先立功德,审然否?抱朴子答曰:有之。按玉钤经中篇云,立功为上,除过次之。为道者以救人危使免祸,护人疾病,令不枉死,为上功也。”由是可知,所谓医德,是医者为道之前提,德为道之用,道为德之本。医德为医道之用。医道为医德之本。医道广大,医德也当然广大,故道医以救人免祸为立德之首要,护人防病乃次要之术也。
三、医术
德之下为术。术乃“术数”。所谓“术数”,是指天文、历算、卜筮、占候、命相、风水等以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之理,推测人事吉凶的法术,绝非现今贬于科学之下的所谓“技术”。《汉书艺文志》将群书分为六种,中有术数,共一百九十家,书二千五百二十八卷。《素问?上古天真论》开宗明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洞玄灵宝太上六斋十直圣纪经》:“道者,灵通之至真;术者,变化之玄技也。形之无形,因术以济人。人之有灵,因修而学道。人能学之,则变化自然也。夫道之要者,在乎深简而易攻也。术之秘者,唯符药气也。符者,三光之灵文,天之真信也。药者,五行之华英,地之精液也。气者,阴阳之和气,万物之灵爽也。”术为自然法则,而非养生方法;数为自然之数,而非数量之数。自然与生命均属自在。医术属生命自在之法则。其发生、发展规律表现为内在的规律性,并不以人的王观意志为转移。
四、医理
术之下为理。理非现今贬于科学之下的所谓“理论”。理为自在关系。“天理昭昭”之天理,即自然关系。地理、命理、物理皆如是。医理属生命自在之关系。《庄子?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是生命的真义。生命不仅仅是肉身之小小躯体,还包括民族血脉、国家尊严。故而有“大医医国”之道医情怀。
五、医智
理之下为智。智非现今贬于“思维”之下的所谓“智力”。智源于觉。觉有感觉、知觉、悟觉。医智源于感觉、知觉、悟觉。智是对道德术理的颖悟,当然也包括对思与学技的把握。医智不是人引之为骄傲的发明,而是人对人体奥秘的感悟。“嗜欲深者”不可能拥有医智。《庄子?大宗师》:“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何谓真人?……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六、医思
智之下为思。思非现今贬于哲学之下的所谓“思维”。思有感思、知思、悟思。思维只是知思的一小部分。医思通贯感思、知思、悟思,“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庄子?大宗师》:“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
七、医学
思之下为学。甲骨文的“学”字,上为双手筑篱笆之象,下为房屋之象。金文再于屋内加小宽,表示管束。学的本义为管束。有限制、局限义。医学既为成形的学问,难免有其局限性。因为“以有限之性,寻无极之知,安得而不困哉!”学为学识。识有感识、知识、悟识。科学属于知识体系。哲学是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也就是结合性的知识体系。医学包容感识、知识、悟识,最接近于哲学。“顺中以为常也”乃是医学的精髓。《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八、医技
学之下为技。技为技巧。技为八大意境之末,故古有“微学末技”之称。医技为医智、医思、医学的具体应用。医技虽属末端,但也是道的产物,神技的背后是神,是“因其固然”、“直寄道理于技耳”。《庄子?养生主》:“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隙,导大款,因其固然。”
为了倡导一种健康养生的生活方式,助力海南康养旅游事业,海南玉蟾宫道医馆隆重推出8月健康养生月活动,第一批北京中医专家团将于7月31日——8月10日,前来北京索延昌中医药文化研究会海南玉蟾宫道医馆临床基地坐诊,希望朋友们不要错过这个难得的与名医面对面的机会。
一、坐诊时间:
7月31日——8月10日(第一批专家)
上午8:00——12:00
下午2:30——6:00
二、坐诊地点:
海南玉蟾宫道医馆(海南定安县龙湖镇丁湖路海南文笔峰盘古文化旅游区东大门)
行车注意:海南东线高速公路定安县龙湖镇路口下车,向丁湖路行驶3公路处即可到达
三、坐诊预约专线:
海南道医馆:(林馆长)
环境清幽
第一批坐诊的中医专家主要有:
01
安宝华(-),男,北京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主任医师。北京“四大名医”施今墨先生再传弟子,北京著名中医专家索延昌教授入室弟子。
曾任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医政处处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台港澳交流中心主任、中国中医药学会急诊医学学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理事、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理事、中国生殖健康产业协会理事、中国性学会理事、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监事等职务。
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40余年,擅长治疗内科杂病。
安宝华专家在东方为群众义诊
在年首届海峡两岸南宗道教养生体验交流大会期间,安宝华专家多次随玉蟾宫道医馆专家义诊团,深入海南澄迈、临高、昌江、东方、海口等地开展义诊活动,用他的仁德爱心和高超医术帮助患者解除痛苦。
02
索钧(-),男,京城四大名医施今墨先生再传弟子,著名中医教授索延昌之子,国医大师方和谦入室弟子,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师承中医执业医师,大学讲师。中医临床四十余年,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妇科、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等。
索钧专家在白沙为黎族群众义诊
索钧专家曾表示,道医和中医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实践经验。北京索延昌中医药文化研究会的各位专家轮流来海南玉蟾宫道医馆临床基地坐诊,为推动推动中医学、道教医学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03
李国富专家出生于中医世家,行医四十余年。自幼随父学医认药,并学习炮制各种丹药。后被国医大师贺普仁、索延昌收为正式弟子,并先后得到了关幼波、祝偡予、陈可冀、田纪钧、赵绍琴(御医之后)等十几位专家老师指导。
经过30多年的临床研究,独创综合疗法,把针灸、经络、点穴、推拿、内科辨证施治融为一体。擅长治疗面瘫,“面神经麻痹”颅脑损伤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帕金森,老年痴呆等多种脑部疾病引起的后遗症等,治疗效果立竿见影。
李国富专家代表玉蟾宫道医馆到老挝义诊
自年起至今,李国富专家先后被邀请到法国、日本、韩国、印度、缅甸等十几个国家诊疗、讲学、交流,广受国际好评。出访期间,给各国使节、领导人诊治并大力弘扬传统中医文化。李国富专家针对不同病症、不同体质人群研究各种中药养生药茶,并获得多项国家专利。
04
于彦芳,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工作40余年。是京城四大名医施今墨再传弟子,著名中医学家索延昌教授入室弟子。擅长治疗脾胃病、胃肠病、口腔溃疡、白塞氏病、干燥综合症、肿瘤术后及放化疗术后调理,行医的数十年中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精心、刻苦的钻研技术。阅读了大量的医学书籍,创立了自己的治疗胃病的理论和方法。研制纯中医制剂治疗胃炎及消化系统溃疡,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曾先后三次,被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节目,邀请为嘉宾主讲有关胃肠病的知识。
于彦芳专家代表玉蟾宫道医馆到缅甸义诊
05
车保平(-),男,主任中医师。从医四十余年,是国医大师薛伯寿教授的入室弟子。年起先后跟随中国医院国医大师薛伯寿教授和北京中医药大学著名中医学家王洪图教授学习6年。
临床擅治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各种发烧、颈椎、腰椎、风湿类风湿以及骨性关节炎、消化不良、妇女月经不调、乳腺增生、小儿发烧咳喘食欲不振、肿瘤、男子前列腺增生以及性功能障碍等多种疑难杂病。
车保平专家在澄迈为群众义诊
编辑
克里
图片
玉蟾宫道医馆
想要了解更多敬请北京最正规治疗白癜风医院白癜风发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