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男,44岁。初诊:年8月17日。主诉:口腔溃疡,下阴溃疡反复发作。病史:有白塞氏征病史,口干引饮,乏力,口腔粘膜溃疡,阴囊溃疡及目糊反复发作,。舌脉:脉濡细,舌红,苔薄黄腻。辨证:阴虚内热,肝肾不足。诊断:白塞氏病(西医)狐惑病(中医)治法:从阴引阳,益肾滋水。
方药:黄芪20党参20当归20制附片10半夏10白术10茯苓10三棱10莪术10红花10桃仁10丹参10肉桂3甘草3何首乌20北沙参12之母10金银花10栀子10穿山甲5×30剂
二诊:1月21日。白塞氏病下阴溃疡好转,白塞氏病口腔粘膜仍有碎痛,目糊口干,腰酸怕冷,脉濡细,苔薄黄,再守上法。
处方:黄芪20党参20当归20制附片10半夏10白术10茯苓10三棱10莪术10红花10桃仁10丹参10肉桂3甘草3何首乌20北沙参12之母10金银花10栀子10穿山甲5黄连10麦冬10生地10×30剂。
随访:连续服药3月余,白塞氏病痊愈,白塞氏病下阴溃疡未再复发。治愈白塞氏病经验:白塞氏病与《金匮》所描述的狐惑病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金匮》认为由湿毒所致,且取上下交病,独治其中之法,用北京福寿堂中医散邪正气汤以苦、辛、甘合治之。但从王世龙主任治疗白塞氏病临床看,王主任采用纯中药治疗白塞氏病例,其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5年,经治疗后,临床痊愈;白塞氏病既因湿毒,又兼热毒,反复发作者尚表现肝肾亏虚,故治疗以清热化湿解毒兼以益肾凉营治之。
说到最后,我提醒大家一句,养生上提倡饮食清淡,这不是一句空话。葱姜蒜以及辣椒,都该少吃.
vr-短信留言:
王世龙教授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