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常有患者因口腔溃疡来诊排查白塞病,门诊医生常常询问患者有无针刺反应,那究竟什么是针刺反应?如何判断针刺反应?下面为大家介绍。
以下内容来自《图表式临床风湿病学》。
项目
说明
方法
以20号无菌针头或更大针头,斜行刺入皮内约5mm,48h后观察针眼出现的反应。一般12h后先有小丘疹,再逐渐扩大,周围发红,出脓疱,可持续1个月
判断和分级
(年Dilsen等)
(-)仅有红斑或针眼
(+/-)有红斑,丘疹直径在2mm以下
(+)有红斑,丘疹直径为2~3mm
(++)有红斑,丘疹直径3mm
(+++)脓疱1~2mm
(++++)脓疱2mm
注意事项
(1)需多部位穿刺观察
(2)需48h后观察
(3)针头大小对结果有影响,粗针比细针有更高的敏感度和反应强度
临床意义
(1)我国阳性率62.2%,而有其他疾病的对照组仅4%,正常人不出现,对诊断白塞病有较高的特异性
(2)针刺反应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
(3)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皮下血管炎和皮肤的高敏反应
(4)男性患者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70%vs41.7%)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