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个人都有口腔溃疡的经历,得了口腔溃疡后,嘴巴里会长出类似黄豆大小的溃疡,舌头一碰就痛,水都不敢喝,食物也吃不了,说话还不利索,严重影响人的生活。
很多人都认为,口腔溃疡不过是小事,基本是因为上火、热气,缺乏维生素C,过几天就好了。但有时候不管喝多少降火茶或吃维生素C,总是不见效,这是怎么回事呢?
如果你去翻书,会发现教科书上对口腔溃疡的描述是“病因及致病机制不明”,然后接着列了满满三页的致病因素和各种理论猜测,末了总结一下“总之,学界的趋同看法是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总的来说,口腔溃疡无法根治,(主要表现在会反复出现)迄今为止,没有人能说得清这个烦人的小东西病因和致病机制究竟是什么。因此也被当做是一种绝症。
口腔溃疡的四大特点:红、黄、凹、痛
溃疡周围会红肿,溃疡表面是黄色,中间凹陷,通常较痛。一些溃疡会“不治而愈”,而另一些疼痛不明显、边缘不清晰,而且老不愈合的口腔溃疡,要引起警惕,有可能是恶性的。
有以下症状需要看医生
1.溃疡面积大,最大直径超过0.5厘米;
2.溃疡时间长,超过3周还不愈合;
3.溃疡形状凹凸不平、边界不清;
4.溃疡伴随发热、皮疹、腹泻等;
5.除溃疡部位疼,还伴有其他部位,如舌头、牙齿等部位疼痛
反复口腔溃疡暗示什么病?
1.缺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缺乏微量元素锌、铁、叶酸、维生素B12等时,会引发口角炎。很多日常活动行为可能造成维生素的缺乏,如过分淘洗米、长期进食精米面、吃素食等,很容易造成B族维生素的缺失。
2.精神压力大
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情绪暴躁、睡眠不足等因素都会导致口腔溃疡的发生。
3.胃肠道疾病
常见胃肠道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便秘、痤疮等影响了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
4.激素波动
在女性经期前后,由于内分泌发生变化,口腔溃疡就容易发生。此外,处于更年期的妇女,口腔溃疡发生的情况也会增多。主要是体内黄体酮水平增高而雌激素的水平降低所致。
5.免疫系统紊乱或免疫紊乱
反复发生多发性口腔溃疡,同时或前后伴有外生殖器溃疡;皮肤出现痤疮、毛囊炎;眼睛不适、视力下降,应考虑白塞氏病。口腔溃疡前后伴有脱发,颜面部紫红斑,关节疼痛等症状时可能是红斑狼疮所致。
6.肿瘤
年龄较大或口腔溃疡病史较长的患者,如出现溃疡面较深较大,口腔不明原因的肿块应警惕口腔黏膜癌变可能。
如何预防口腔溃疡?
1.保持口腔清洁
医学研究表明,口腔溃疡的发生与某些细菌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保持口腔环境的清洁是预防溃疡产生或病情加重的前提之一。保持口腔清洁,早晚刷牙、进食后漱口可以有效抑制口腔中的细菌生长,防止口腔溃疡的发生。平时要养成早晚刷牙、进食后漱口,晚上刷牙后不要再进食的好习惯。
2.避免创伤
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无意识的“小动作”,比方说咬唇、咬颊、咬舌等,这些动作很容易使牙齿无意之间刮伤口腔黏膜,容易形成创伤性溃疡。此外有时不小心咬破口腔黏膜,如果不处理好也容易形成创伤性溃疡。我们平时应该必须要纠正咬唇、咬颊、咬舌等不良习惯,遇到口腔黏膜破损后要及时处理伤口,防止感染引起口腔溃疡。
3.适当减压保证睡眠
很多患有口腔溃疡的人都是在过度劳累后发病或加重的,尤其是现代人生活紧张、精神压力大,经常熬夜,因此要适当减压,放松精神,避免过劳,起居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很重要。
4.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
口腔溃疡也被认为是身体变弱的信号,我们平常要加强体育锻炼改善体质,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可以减少患口腔溃疡的可能性。
5.保持情绪平和
按照中医的理论,之所以会长口疮,是由于身体当中心火旺盛所致;而心火多与忧思过度,或是情绪易怒有关。因此,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少发脾气,凡事多冷静,淡定一些,避免着急上火,引发口腔溃疡。
6.多吃含维生素B和锌的食物
经常会长口腔溃疡的人,体内往往缺乏B族维生素或锌。所以平时要有意识地多吃一些富含B族维生素,尤其是B1、B2的食物,如绿色蔬菜、糙米、番茄等;多吃含锌较多的食物,如海产品、动物的肝脏、鱼类、奶类等。
7.清淡饮食
饮食的五味中,“辣”是最容易上火的。这其中最典型的食物包括麻辣烫、火锅等。所以日常要少吃胡椒、生蒜、大葱等辛辣燥热的食物和辣椒、醋、姜、葱、八角、咖喱等刺激性调味料。饮食清淡是应对口腔溃疡最好的办法。多吃新鲜的蔬菜瓜果,还能够补充体内所需的部分维生素。饮食在制作上要注意绵软一些,若是太硬,一是难以消化,二是对口腔黏膜的摩擦也会加剧。
多数口腔溃疡,如果人们“放任不管”,一周内便会自愈,但这并不代表口腔溃疡就是小毛病。如果我们不把口腔溃疡当回事,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溃疡面就会越变越大,严重的甚至会转为扁平苔藓或白塞氏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