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胸外科教授·陈振光
这是光哥的第篇原创文章
这两天,有个朋友一拿到体检报告就来找我。说胸部检查结果发现右上肺叶有一个小结节影,他觉得不对劲,马上上网搜索。谁料也查自己越担心、越焦虑。
近年患肺癌的病人越来越多,肺癌早期有一部分表现为结节(结节也可能是良性病变,恶性结节约占30-40%),这时患者往往没有任何不适。如果在这时就能发现,且结节越小,治疗的手段越多,治疗的效果也越好。
所以定期体检就有必要了,有相当大一部分早期肺癌患者就是在体检中被发现的。
体检套餐中最常见且最常用的是胸片(胸部X光片),它能筛查出潜在的肺癌风险吗?
临床上,其实我和我的医生团队都不推荐使用胸片作为肺癌筛查项目,而是选用低剂量螺旋CT检查作为筛查项目。
为什么更强调低剂量CT?
目前多数单位体检虽多是用胸部X光片作为肺癌筛查的诊断,但X光片的敏感度远远不够。
胸部结节一般要发展到1.5~2公分大,才可能从X光片中显现出来。而且有些特殊的结节在影像上仅仅表现为斑片状或磨砂玻璃影,通过X光检查根本发现不了。
另外,有些出现临床症状在胸片上发现肺部肿块,且血液肿瘤标志物升高,临床确诊肺癌时已经是局部晚期或晚期,而失去了外科手术根治性治疗的最佳时机。
胸片可以早期发现肺癌,但不能早期发现早期肺癌。
所以,临床医生更推荐肺癌高危人群最好定期检查低剂量CT来筛查肺癌,低剂量CT能够“揪出”0.5公分大的结节,一些敏感度高的CT甚至可以发现0.3-0.4公分的结节,也就是最早期的肺癌。
年,美国国家肺癌筛查试验(NationalLungScreeningTrial,NLST)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肺癌高危人群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可以降低肺癌死亡率20%。
高危人群需要做低剂量螺旋CT体检
随着胸部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以前X线片或厚层CT难以发现的肺内细小变化通过高分辨率CT都能够清楚地被筛查出来。这其中,建议罹患肺癌的高危人群需要每年进行低剂量螺旋CT的体检。
(1)长期吸烟的老烟枪那些每天抽烟超过20支以上的朋友,还有我们长期被动吸“二手烟”的朋友;(2)长期接触有害空气高位职业接触史(如接触石棉等工业有害物质);(3)自己曾经患得过肿瘤的;(4)家族里有肺癌患病史的;(5)曾经有过肺结核的;(6)以及我们精神压力大、紧张、抑郁的。
建议满足一条及以上的人群就需要进行CT筛查。
血液肿瘤标志物升高
对肺癌筛查发现的肺结节有意义么?
健康体检和肺癌筛查项目中,我们经常进行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但是肿瘤标志物单项升高的人不一定就确诊患了肺癌,肿瘤标志物正常的肺部小结节也有可能是早期肺癌。
目前在肺癌筛查项目中,包括血液肿瘤标志物和肺癌血清抗体在内的液体活检+胸部低剂量螺旋CT成为肺癌筛查新模式。
血液肿瘤标志物呈倍数升高或多项指标升高有一定临床意义,但是往往预示着肿瘤已经生长到一定阶段了,这就相当于胸片发现肺部团块阴影,确诊肺癌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了。
检查发现了肺小结节就一定是肺癌了?
首次胸部CT扫描发现的肺部小结节时候,大家千万不要恐慌。
现随着体检胸部CT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无症状肺结节被发现,现在有很多人谈“肺结节”色变,其实不用那么紧张,体检发现的肺结节大部分都是良性的。
已有的肺结节中,只有30%可能是肺癌。而另外70%的肺结节可能会是什么呢?我整理了一下,大家可以了解了解。
(1)肿瘤性转移瘤、原发肺淋巴瘤、不典型腺瘤增生(AAH)、错构瘤、硬化性血管瘤、结缔组织和神经肿瘤,包括脂肪瘤、纤维瘤、软骨瘤、神经纤维瘤、肉瘤等。(2)感染性肉芽肿、结核、组织胞浆菌、隐球菌、酵母菌、球孢子菌、球形肺炎、肺脓肿、包囊虫病等。(3)非感染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淋巴瘤样肉芽肿、结节病、类脂性肺炎、白塞氏病等。(4)先天性动静脉畸形、肺隔离症、肺囊肿、支气管闭锁并粘液嵌塞。(5)其他机化性肺炎、肺梗死、球形肺不张、肺内淋巴结、局灶性出血等。
国外曾经进行了一项针对肺癌高危人群的研究,结果发现进行CT筛查的人中有多人查出肺结节,比例高达24.2%,但最终确诊肺癌的只有人,仅占10%。
也就是说,查出肺结节,没必要过于担心,绝大多数的肺结节都不会变成癌症,但是也不能对其置之不理,应该要定期复查。
如果朋友们有肺结节或肺癌、食管癌等问题向我咨询,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