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清镇市暗流镇,一面面精美的彩绘墙上,垃圾分类知识点融入其中,不仅美化环境,也时刻传递着环保理念;一条条农村“治垃圾”宣传横幅张贴悬挂在村(社区)主干道两旁,无声地“规范”着群众一言一行;一个个垃圾分类小型收集站陆续“上岗”,方便群众正确分类投放垃圾,彰显出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如今,农村“治垃圾”在暗流镇群众心中已“生根发芽”,绿色生活理念蔚然成风。自农村“五治”工作开展以来,暗流镇因地制宜、注重实效,通过注入“新活力”增强工作力量、推广“新试点”助力设施齐全、构建新机制推动宣传动员,推动“治垃圾”工作走深走实,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注入“新活力”实现工作力量转变一方面,建立绩效考核工资制度,强化考核管理,采取优胜劣汰、竞聘上岗等方式,加强保洁队伍建设管理,常态化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截至目前,全镇配备村级保洁员69名,拟新增配备村级保洁员35名,进一步增强村级保洁力量。另一方面,驻村干部、村支两委成员兼具垃圾分类监督员、引导员及志愿者,具体负责村庄保洁、垃圾治理规范化监督和垃圾分类指导。截至目前,15个村(社区)累计开展垃圾分类指导50余次,开展大扫除次,集中清理整治辖区沉积垃圾8.5吨、清除卫生死角21处。真正实现了工作力量由弱变强的转变。 推广“新试点”实现人居环境蝶变一方面,建成投用村级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收集点14个,镇级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收集点1个,方便村民集中回收、投放。另一方面,制定出台封闭式垃圾分类示范点创建方案,开展垃圾“干湿分类”“源头减量”试点示范,选取2个行政村作为试点,在村民集中居住区各建设一处沤肥点,并设置醒目字体、标识,示范带动辖区广大农户分类投放垃圾。截至目前,已建成垃圾中转站1个,配备分类垃圾桶个、垃圾斗个、勾背清运车5辆,8立方压缩式垃圾车1台,清运电瓶三轮车27辆。“治垃圾”设施设备由缺变全,垃圾收运全部覆盖到位,人居环境真正实现了美丽蝶变。构建“新机制”实现环保意识蜕变一方面,利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eyangmaoyi.net/yczz/11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