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你屏的中国顶级医闹中科院大战北医三院

一位产妇因主动脉夹层破裂不治身亡,引发全国驰名的生殖中心所在地-——北医三院王牌科室——产科,遭遇历史上最严重,“声势”也最大的医闹!

事件回顾

1月11日,因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在北医三院产科住院保胎的杨女士,出现胸痛继而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经多科室联合抢救无效死亡。

随后,包括杨女士亲属在内的数十人聚集北医三院产科病房,喧哗辱骂、追打医务人员并打砸物品。网传除危重产妇外,其他孕产妇被迫转院。

网传被砸碎的北医三院产科玻璃

中科院理化所致函北医三院,要求对这位科技骨干的离世原因作出“公正、透明、翔实”的调查,给出“真实、完整”的结论。据传,北医三院产科还遭遇“医闹”侵袭,一些产妇被迫转院。对这一事件,当事双方的描述有较大出入,我们一起来看看。

1月17日上午,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黄勇说,医院并非如网上所说是给院方施压,医院尽快搞清楚死亡原因。

黄勇说,1月13日所里的同事去看望死者杨女士的家属后,医院在处理此事上态度消极,提出让单位发函,医院能够积极处理。

“当时我们觉得,不管家属做了什么,但杨冰是所里的职工,在读博士,在医院就诊期间不明死亡,我们总不能不闻不问吧。”黄勇说,单位要求搞清楚真相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而且所里要对杨女士的家属进行抚恤安排,医院搞清楚死因,遂决定给北医三院发一份公函。

1月16日,北医三院针对此事件发表了情况说明

医院关于网传“中科院理化所杨女士死亡”有关情况的说明

北医三院产科患者杨女士,34岁,妊娠26+周(自然受孕),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年12月28日收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十余年,胆囊结石等。住院后行系列检查和专家会诊,经治疗病情相对平稳。年1月11日出现胸痛继而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经多科室联合抢救无效死亡。我们对杨女士死亡深表遗憾。

经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和多学科专家讨论,初步判断猝死原因为主动脉夹层破裂。尸体解剖所见符合主动脉夹层破裂出血。

主动脉夹层初期症状不典型,一旦发生主动脉夹层破裂导致心包压塞,抢救成功率很低,死亡率极高。

杨女士死亡后,医院非常理解家属失去亲人的悲痛,产科主任、医务处及时与患者家属和单位领导多次沟通,说明病情及抢救经过,并建议尸体解剖查清死亡原因。其后,家属数十人聚集并滞留北医三院产科病房,在病房大声喧哗辱骂,打砸物品,追打医务人员,严重扰乱北医三院正常医疗秩序,对其他孕产妇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经上级主管部门及各级公安机关介入,患者家属离开产科病房,医疗工作秩序得以恢复。

北医三院将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构或法院处理解决医疗纠纷。

北医三院将一如既往地秉承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服务于患者。

感谢社会各界   我所杨冰同志因妊娠于年12月28日进入医院产科住院。年1月11日凌晨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并于当日上午抢救无效离世。

  杨冰同志是我所青年骨干,她的不幸离世,全所职工对此深表悲痛。本着尊重生命、死者为大的原则,我们于年1月14日致函医院,请求该院对杨冰离世的原因做出公正透明翔实的调查,给出一份真实、完整的结论,给杨冰同志及其家属一个明白、公正、合理的交待。

  对于近日在互联网上传播的有关信息,我们说明如下:

  一、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是国立科研机构,我们积极支持职工家属以合理合法的理性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我们全力支持和配合有关机构积极维护正常的诊疗秩序和依法保障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不支持、不鼓励任何过激行为。

  三、我们坚决反对任何人利用互联网渠道散布不实信息,损害死者本人及家属名誉的行为。死者家属为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已经向公安机关报案。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年1月16日

随后,孕妇的老公张自强也发表了一篇声明:

关于所谓“北医三院打砸事件”的说明

我是逝者杨冰的老公张自强,年1月16日上午开始,网上开始出现颠倒是非的1月15日北医三院医闹事件的报道,报道里面有多处恶意造谣中伤逝者及家属的内容,这里仅特别就医闹传闻做出澄清。为了让岳父岳母尽快走出痛苦,我一直保持克制,已聘请律师通过调解或诉讼的途径尽快了结此事。

但是,没想到网上出现这么多不实的报道,给我和家属们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

为了说明事实真像,为了保持逝者的尊严,张自强以逝者老公的身份,希望爆料者:

1.公布年1月15日50人医闹占领打砸的录像,看看是否发生过此行为!1月14日患者家属们全都离开了产科病房。

2.公布患者家属要求万赔偿的证据!患者家属已经请律师介入,一直在理智的处理此事,最主要的诉求是公布事实真相,以告慰亡灵。

对经济赔偿之事,至今从未向院方提出过涉及赔偿金额的要求。

杨冰于年1月11日上午10:50宣布抢救无效去世,之后出现近20多名声称是保卫科的便装人员,跟随看守患者家属。由于院方迟迟不能提供全面的医疗记录和死因报告(部分病历资料直到周五晚才提供封存),家属找到护士,要求见主治大夫,被告知“不认识”,因此1月12日上午和1月13日上午曾发生两次冲突:

关于1月12日“打砸真相”的说明:

1月12日,爱人突然离世的第二天,岳母已经极度的衰弱了。悲伤的岳母想起因为爱人喜欢孩子,为了孩子而早早来到北医三院保胎。没想到因为医生的极度不负责任而丢掉了性命,而孩子也没有保住。

岳母想,就让爱人带着孩子一起走吧,就让我姐姐去办公室找医生想把孩子要过来。可是护士不是推脱说不知道,就是说让我们等等。岳母和小姨听说后,情绪崩溃的不能控制,周末还是好好的大活人,转眼大人没了,孩子也没了,还不让我们看到孩子!小姨扶着虚弱的岳母来到值班室找大夫要说法,没想到拥上来一大帮穿着便衣的北医三院的保安,对我们推推搡搡。在我们家人极力要求下,大夫最终把孩子还给了我们,让孩子可以安心和妈妈一起上路。事后,我们也就回到了病房,期间没有发生任何“打砸”行为。需要说明的是,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保持着很大的克制,只有大姐,三姐和外甥去了办公室。后来在没有要到孩子的情况下,也只有我岳母及小姨去了办公室。

关于1月13日“打砸真相”的说明

我正在屋子里面照顾岳母,突然听到外面有人骂道“混蛋”。然后就听岳父愤怒的问,“你骂谁混蛋,你说清楚?”这几天我一直处于极力压制情绪的状态,猛然又听到有人辱骂岳父,我就冲出去寻找骂人的人,要求给我岳父道歉,又有一大批穿着便装的自称保卫科的人对我推推搡搡。我听说还有人把我姐姐关在会议室里,我感到愤怒难以控制,想去解救姐姐,在会议室门口与保卫科的便装人员发生了推搡,并要求家属报警。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没有打过任何人,没有接触到任何医务人员,也没有打砸任何东西,只是要求骂人的人向失去孩子还要遭到辱骂的老人道歉。后来,民警及时赶到,我回到护士站,发现三姐倒地,据说是保卫人员推搡倒地,我也在极力安抚她们的情绪。在民警的调解下,事态很快平息。

1月14日晚,在民警的协调下,院方承诺尽快提供相关资料,家属离开产科病房。

针对1月12日和13日的冲突,当时现场有大量保安,家属首先报警,随后院方报警。网上传言的15日50人医闹子虚乌有,请医院辟谣,或者公布所谓15号医闹的视频监控。

针对1月12日和13日的冲突现场视频监控,为澄清没有对院方任何人员造成伤害,医院辟谣,公布所谓医闹视频监控。

关于网上出现的恶意中伤的事,我已报警。

逝者杨冰的老公:张自强

疑似北医三院院长的回应

先有“红头文件”,后有家属打砸闹事,此事在舆论中升级,有网友称之为“中科院大战北医三院”。就连中国医师协会16日晚也公开发文谴责,“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在出具公函前,是否知道家属有伤害医护人员、打砸公私财物的行为?”

网友们这么说:

网络上广为传播的   网传“死者丈夫属医闹,借机索赔万”

  1月16日,当“红头文件”在微博上流传之时,“死者丈夫索赔万”的消息也开始传开。

  其中,一张被广为转发的   此事引发网友热议,其中不少是医务工作者。

  微博网友“

医学生手札”评论称,“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及辅助生殖技术的精进,高龄产妇会越来越多。但命终究是自己的,重度子痫+主动脉夹层竟然不听医生劝阻执意生产,那就只能生死由命,把自己看轻成婆家的生育机器,动医院报废,可怜;婆家雇医闹,可耻。”

  还有网友称,“再这么下去,真没有好人愿意在这个国家当医生了。”

  但也有不同的声音出现,“

麻醉医生在路上”披露的一份“申诉书”显示,死者丈夫称,1月11日,妻子在病床上打了11次他的电话,说“前胸后背疼得难受”,医院的时候,根本找不到大夫来诊治,导致病情被延误。

医生们这么说:

以下是某医生朋友圈聊天截图:

网友评论

主动脉夹层到底是个什么鬼?高龄产妇这些必须知道:

高血压可能引发主动脉夹层

北医三院的声明和网传杨女士爱人的申诉书同时显示,生前,已怀孕将近27周的杨女士,因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在北医三院产科住院保胎。

医院血管外科主任谷涌泉介绍,原因主要分为四类:一类是高血压,二是动脉硬化,三是免疫性病变,如白塞氏病,四是先天性疾病,比如马凡氏综合征。美国排球运动员海曼就是患有马凡氏综合征,在球场上因主动脉夹层破裂而猝死。

主动脉夹层在产妇中罕见

然而,多位医生也表示,主动脉夹层对于产妇,是个“罕见病”。“我从医三十年,也就遇到过3、5例,这个在产科太罕见了。”医院妇产科主任、北京妇产专家工作站主任张震宇教授称,当血液往主动脉夹层里钻的时候,患者就会有疼痛感,主要是在腰背部。“但腰背部疼痛很可能是胰腺炎或妇产科其他病症,医生们通常是做常规检查排除,除非直接推断可能是主动脉夹层而给患者做超声或CT。”

谷涌泉指出,心脏彩超可以诊断胸主动脉夹层,但有一定的误差,最好是经食道超声,会更清楚。但对于凶险型的主动脉夹层破裂而言,患者可能就没有这个机会了。“死者的主动脉夹层破裂和之前的医疗行为,应没有直接关联,”他说。

医院一名心外科医生强调,“任何一个医生都不可能对所有医疗问题都有全面的了解,对于大血管疾病,尤其是主动脉夹层的问题,医院的医生能够有深刻认识。”医院以心血管病治疗著称,也有不少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入院后会突发破裂而死亡,“突发情况任何人都阻止不了。”

主动脉夹层能提前发现并避免发生吗?

谷涌泉建议,高血压、动脉硬化的患者最好每年做一次心脏彩超的检查,更准确的方法是做胸主动脉的增强CT,检查主动脉是否受损,及早治疗,以避免主动脉突然破裂。

二胎不易,且要且珍惜,亲们一定要评估好自己的身体状况再做决定哦!

作为中国顶级医闹事件,事情真相扑朔迷离,有人认为“顶级科研人员崇尚暴力,该事件对社会的危害绝对超过起医闹。”对这事,你怎么看?

更多精彩欢迎下载山东24小时客户端

或者







































白癜风系统检查项目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eyangmaoyi.net/yczz/12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