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要长寿,先养脑,养脑度百岁。人体健康首先是脑健康。脑是思维的场所,控制机体的中枢。人的思想、信仰、记忆、行为、情感都与大脑密不可分。但是,当前仍有许多人对脑健康重视不够,尤其对于一些小病症,比如:头痛头晕、发热、咳嗽等。医院神经内科专家廖华印指出,由于神经疾病本身复杂性,在临床常常表现为:同一疾病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疾病可以呈现相同症候群,同时由于医学技术发展局限性,有些疾病较难及时、完整、准确作出诊断,有些疾病即使能够诊断,也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现代医学在神经疾病防治中,非常强调病因、诱因、危险因素的预防,以及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干预。
误把脑炎当感冒,差点丢性命
一般来说,我们每天都在接触病毒、细菌、真菌等,身体抵抗力强的能阻击这些病原体对人体的侵袭,但身体抵抗力差,病毒、细菌可侵入中枢神经,甚至蔓延到脑部致病。
16岁的小东在一月前洗澡后受凉出现发热、头痛等不适。小东以为是普通的感冒就没有引起重视。2天后,小东在学校突发抽搐、口吐白沫。3天后,小东开始出现意识不清、反复抽搐。医院治疗无效后,小东被送往医院。患者入院时神志不清、呼之不应、颈抵抗、颏下4横指,查体不合作,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双侧病理反射阴性,克氏征阳性,拟诊“自身免疫性脑炎”收入院。
患者入院后给予免疫治疗,抗癫痫,控制肺部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以及营养支持等治疗。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小东的体温逐渐恢复正常,抽搐停止。经检查,小东的左侧额颞叶及右侧额叶病变范围较前明显缩小,原右侧颞叶及双侧顶枕叶病变已基本消失。随后,继续给予小东抗癫痫、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同时配合针灸、中频电疗、运动等康复措施。经过近两个月的治疗,小东逐渐恢复进食能力,意识、痛觉、运动、语言等神经功能也逐渐恢复并康复出院。
廖华印指出,自身免疫性脑炎无明显季节性,常有头痛发热等前驱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认知障碍、近事记忆力下降、癫痫发作、言语障碍、运动障碍、不自主运动、意识水平下降与昏迷、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伴或不伴局灶性症状和体征,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
针对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为免疫治疗、对癫痫发作和精神症状的症状治疗、支持治疗、康复治疗。合并肿瘤者进行切除肿瘤等抗肿瘤治疗。重点是控制高热及抽搐,控制炎症及免疫损害,减轻脑水肿,防治呼吸衰竭及神经源性肺水肿,若能度过急性期,避免并发症,多数预后良好。轻症只需给予激素、对症支持等治疗;重症还包括激素、免疫球蛋白、抗癫痫、控制精神症状以及呼吸支持等综合治疗,对重症患者可以重复使用免疫球蛋白。利妥昔单抗作为二线免疫治疗的主要选择,可酌情用于一线免疫治疗无效的重症患者。对于复发与难治性病例,可应用吗替麦考酚酯等口服免疫抑制剂。
像小东这样伴有顽固性癫痫的自身免疫性脑炎,除了常规免疫治疗、症状治疗等药物,还需加强营养支持,同时积极配合针灸、中频电疗、运动等康复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良好。
口腔溃疡,可能是”脑病“先兆
26岁的晓霞是一个性格安静的女孩,大学毕业后她回到当地的一个事业单位上班。平常工作不忙,闲暇时间她喜欢宅在家里上网或者看书。今年7月份,天气异常酷热,晓霞不下心就中暑发烧了,体温高达40°C。家人医院就诊,经过退热治疗后体温略有下降,于是晓霞就拿着医生开的药物回家休息。可是接下来的十几天,晓霞反反复复出现感冒发烧的症状,并且右手右脚出现乏力、抬起来困难和拿东西不灵活的现象。刚开始,晓霞以为是服用太多西药的原因,想着停药几天应该就可以恢复了。一周后,晓霞的症状并没有好转反而继续加重。医院就诊,经MR检查,晓霞左侧基底节及内囊区占位性病变。为了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她慕名来到了医院就诊。
廖华印在询问病史得知,晓霞一年前开始有外阴疱疹、口腔溃疡的症状,并且在去年9月还突然出现左眼红肿、失明的情况。经检查,其左侧眼底出血、视网膜脱落、视神经萎缩,诊断为“白塞氏病”。入院后给予患者激素冲击治疗的同时,同时予以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等。半个月后,晓霞复查的头颅MRI示,其左侧基底节区病变范围较前缩小,信号较前变化,增强扫描已未见异常强化。一个月后,患者右侧肢体力量较较前明显好转,出院回家。
廖华印强调:白塞病是一种病因未明、反复发作的、累及多器官系统的慢性炎性疾病。当白塞病引起神经系统受累时称神经白塞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反复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有复发、缓解的病程,加之在不同时期有多部位受累,病灶多且分散,故易误诊为多发性硬化。诊断白塞病时应与脑白质营养不良、狼疮脑、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等疾病加以鉴别。对该病的治疗,首选肾上腺皮质激素,重症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激素对控制急性症状有效,停药后易复发,因此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在急性期应用减少炎症反应,但不能作为长期治疗手段,也可加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若激素疗效不佳,可加用免疫抑制剂,同时应给以局部治疗如口腔溃疡、眼色素膜炎。神经白塞病多数预后不佳,尤其是脑干和脊髓病损是本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有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保持脑健康、预防脑中风,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开始
26岁的晓霞是一个性格安静的女孩,大学毕业后她回到当地的一个事业单位上班。平常工作不忙,闲暇时间她喜欢宅在家里上网或者看书。今年7月份,天气异常酷热,晓霞不下心就中暑发烧了,体温高达40°C。家人医院就诊,经过退热治疗后体温略有下降,于是晓霞就拿着医生开的药物回家休息。可是接下来的十几天,晓霞反反复复出现感冒发烧的症状,并且右手右脚出现乏力、抬起来困难和拿东西不灵活的现象。刚开始,晓霞以为是服用太多西药的原因,想着停药几天应该就可以恢复了。一周后,晓霞的症状并没有好转反而继续加重。医院就诊,经MR检查,晓霞左侧基底节及内囊区占位性病变。为了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她慕名来到了医院就诊。
廖华印在询问病史得知,晓霞一年前开始有外阴疱疹、口腔溃疡的症状,并且在去年9月还突然出现左眼红肿、失明的情况。经检查,其左侧眼底出血、视网膜脱落、视神经萎缩,诊断为“白塞氏病”。入院后给予患者激素冲击治疗的同时,同时予以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等。半个月后,晓霞复查的头颅MRI示,其左侧基底节区病变范围较前缩小,信号较前变化,增强扫描已未见异常强化。一个月后,患者右侧肢体力量较较前明显好转,出院回家。
廖华印强调:白塞病是一种病因未明、反复发作的、累及多器官系统的慢性炎性疾病。当白塞病引起神经系统受累时称神经白塞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反复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有复发、缓解的病程,加之在不同时期有多部位受累,病灶多且分散,故易误诊为多发性硬化。诊断白塞病时应与脑白质营养不良、狼疮脑、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等疾病加以鉴别。对该病的治疗,首选肾上腺皮质激素,重症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激素对控制急性症状有效,停药后易复发,因此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在急性期应用减少炎症反应,但不能作为长期治疗手段,也可加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若激素疗效不佳,可加用免疫抑制剂,同时应给以局部治疗如口腔溃疡、眼色素膜炎。神经白塞病多数预后不佳,尤其是脑干和脊髓病损是本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有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编辑:ZLL排版:KB
往期精彩回顾●点击阅读丨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医院最详细的就医指南!
●点击阅读丨中国人的第一致死病因居然是它!5种条件满足1项你就危险
●点击阅读丨还敢随便挤黑头吗?广州10岁女孩挤了几个黑头,致严重脑脓肿,治疗费用超10万
●点击阅读丨家长们请注意!因为这个小动作,6岁女童下肢瘫痪!家长千万不要操之过急!
●点击阅读丨运动医学科医生:又想运动又想保护膝关节,应该怎么做?
医院简介医院
医院
广医院
广东省华南癫痫与脑科学研究所
广东省内异地就医直报定点医疗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三医院
办院思路:技术建院、质量建院、创新建院
核心价值观:更专业、更有效、更经济
医院愿景:为大众带来健康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