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盼飞博士疫情期间为父老乡亲义诊服务侧记

服务相邻健康

青春奉献无悔

李盼飞博士义诊服务侧记

一间明亮的砖瓦平房,一张简陋的写字台,一个戴着口罩、露出弯弯笑眼的清秀青年正在为一位农村妇女诊脉。他身后,长长的就诊队伍已经从平房里排到了院子,再一直延伸到大门外。青年不停地把脉、问诊、开方,趁着病人收拾东西的间隙伸展下疲惫的身体,继续微笑着耐心地为下一位老乡看病。

李盼飞正在义诊

这位青年就是李盼飞,28岁,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永和镇上南行政村马村一组人,现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医学史方向博士研究生。他本科和硕士均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年取得中医医师资格证后他便从此开启了义诊之路,至今已近3年时间。

义务诊病,反哺乡亲

在广大农村,大部分村民因常年农活劳累,基本都患有各种慢性疾病,或因经济条件不好,或缺医少药,患病后往往得不到及时救治而饱受疾病折磨。李盼飞从小生长于农村,无论是从自己的家人身上,还是从乡亲们的生活中,亲眼目睹了太多乡亲患病后深受折磨的样子,深谙农村缺医少药、卫生资源不足的现状。

当他取得中医医师资格证书后,凭借自己的医学知识,开始尝试为家人看病,颇有疗效。很快,亲戚朋友们也来找他看病,他都毫不犹豫的伸出援助之手。渐渐地,村里的乡亲们都知道了:“咱村有个学医的小伙子,病看得好得很,还是个北京的高材生哩!”一开始只是给亲戚朋友、左邻右舍义诊看病,后来发展到近则附近村镇,远则庆阳市、周边各县区,甚至还有从西安闻讯赶来找他咨询看病。

李盼飞上学期间每年放假回家都给周边父老乡亲普及医学知识和健康知识,至今已经坚持8年有余。他对来看病的乡亲们从来没有拒绝过,他总是想:“我学医的初心就是帮助病人解除病痛,现在,我身边有这么多需要帮助的人,我怎么能拒绝他们呢?”这片黄土地滋养了他,这里的乡亲们也需要他。渐渐地,他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李大夫”,这个“北京回来的博士大夫”已经成为父老乡亲茶余饭后“谝闲传”时交口称赞的“明星人物”,乡亲们像盼望自己的孩子一样盼望着他回家。

无惧疫情,不忘初心

年初的寒假,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国人民“宅”家抗疫。李盼飞按照学校和研究所的要求在家乡等待着返京的消息。疫情让这个寒假更加特别,全国医护人员都在驰援武汉,再加之交通封闭,医院部分科室未完全开放接诊,乡亲邻里“看病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面对更加突出的就诊需求,作为一名医生的李盼飞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平时,他不仅要认真完成学校的线上教学课程、导师布置的必读书籍和科研论文,还要为家里分担家务以及农活。为了帮助更多的父老乡亲,他在当地卫健局备案后,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同时,抽出平时休息时间,正式在村卫生所集中义诊,志愿服务乡邻。

李盼飞在村卫生所义诊

疫情特殊时期,做好防护工作非常必要,义诊时李盼飞都要佩戴口罩,频繁消毒。整天戴口罩说话让他时感呼吸不畅,脸上和耳朵被勒出深深的压痕;反复消毒让他的双手起皮皴裂;忙碌的义诊让他来不及喝水,口干舌燥,但他还是一个接一个耐心地解答患者的问题。每次义诊结束,他已精疲力尽,原本挺拔的腰杆累得直不起来,只想躺下休息。这段时间的忙碌,让他一下子瘦了8斤。每逢义诊日,他不仅自己志愿服务乡邻,还动员家人一起帮忙消毒、维持义诊秩序。近期甘肃疫情得到较好防控,防控等级降低,每逢义诊日,一大早就有各地来的患者排队等候,最多时日义诊人数达人,截至目前累计义诊余人次。

李盼飞在详细诊断

邻村一个老妇人平时患有心脏病,打算过年后去西安住院治疗,但是疫情影响无法住院,一天突然心脏病急性发作,心慌胸闷,气短气喘,自诉天旋地转,被家人搀扶着来找李大夫治病。李盼飞号完脉后,感觉情况紧急,迅速开出3剂中药,告诉患者赶紧抓药回家熬药。4天后,这个老妇人喜笑颜开自己走来找他换方,自诉感觉身体轻松多了,李盼飞再次开方叮嘱患者这是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调养。患者高兴地告诉其他人:“要不是李大夫,恐怕这次要不行了!”

一个30岁的小伙子,患了白塞氏病,多方医治无效,已经累及右眼,非常疼痛,严重影响了视力。他本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找李盼飞,但是李盼飞非常认真,第一次给小伙子开了方,随后还特地向老师请教了这种病的治疗方法,经过几次治疗后,小伙子高兴地说:“眼睛已经不疼了,全身乏困好多了,睡眠也好了,本来对这个病都要放弃了,但是现在看到了希望!”还有很多慢性病患者,如哮喘、脑梗、腰椎间盘突出、肠胃病患者,在李盼飞的义诊调治下,都不同程度得到了改善。李盼飞的医术更加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和称赞。

李盼飞和患者合影

勤求博采,厚德济生

当前中国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卫生资源不足以及经济问题是制约农村健康水平提升的重要障碍,一则基层的卫生资源短缺不足以满足群众的医疗需求,二则经济不富裕制约群众在健康问题的投入。

李盼飞说:“我为乡亲们义诊,一是可以帮助他们减少疾病的痛苦,这是医生的职责,二是希望在义诊过程中深刻体会群众对中医药的迫切需求,为将来的科研工作提供方向。”

他还说:“‘勤求博采,厚德济生’,是我的母校——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校训,我也努力用我的所学所知认真践行校训。虽然过程中有辛苦、有艰难,但看到这么多的父老乡亲为此受益,我感到更多的是作为医生的幸福!”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同亿万人民一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李盼飞正是满怀滚烫的初心,坚定的信念,一心为民的立场,保持艰苦奋斗的姿态,将所学所知积极投身人民健康的实践中,为实现“健康中国”贡献青春智慧和青春力量!

来源:中科院青年之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eyangmaoyi.net/yczz/71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