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私闯rdquo被废弃的

“加拿大最大废弃建筑”,废弃的PeterGrant超豪华宅第

亿万家财散了,

超级豪宅废了,

当大梦碎了一地、

当大梦足足碎了平米,

具体是什么样子?

很多人都去过豪宅,有些人甚至拥有豪宅,但你去过废弃的超级豪宅吗?本文作者前往探索加拿大最大废弃建筑——标价2.5亿美元的PeterGrant超豪华宅第,而这所豪宅背后——从曾经的“挥金”,到现今的“如土”;从大户人家,到家徒四壁,一切骤然的变化都转变为某种难言的“气息”,融入在图片和文字当中。

撰文、摄影:然潘

废弃的PeterGrant豪宅外景

PeterGrant废弃豪宅中的临湖海景房

去年5月下旬的一天,加拿大,我和两位同伴驱车离开人口稠密的安大略湖区,一路向北穿过众多市镇,最后抵达了离多伦多多公里远、人口不足的一个小镇:海利伯瑞(Haileybury)。

人烟稀少的加拿大北安大略

在这个小镇中心的湖湾处,坐落着一座占地超过16万平方米、目前加拿大最大的废弃亿万豪宅。而背着睡袋,带着干粮的我们,正打算趁夜色潜入,并在此处里扎营一晚。

毕竟,疫情之下,哪个旅店能比得上十年无人涉足的废弃豪宅更能让我们免于病毒困扰?

蛰伏在湖湾的钢铁巨兽

这座豪宅始建于年,单是房屋面积便有约平方米,更不用提房屋前后院及其它可使用土地面积16万平方米。

一旦建成,这座豪宅将附带——

一间艺术画廊、

一个高尔夫球场、

一座游艇船坞、

一间健身馆、

室内外游泳池,

和一个小型瀑布。

废弃豪宅内的室内游泳池

废弃豪宅东侧外景

一个更为直观的数据可以告诉你这间豪宅有多大:

平方米的房屋面积——

这座废弃豪宅=白宫+加拿大总理府

PeterGrant豪宅内的一间会客厅

另一间会客厅

到我写这篇稿子的时候为止,加拿大房地产市场上曾销售过的最大房屋是位于安大略省奥克维尔区的滨湖别墅,面积也才平方米,在年以4万美元的价格售出。

——无怪加拿大广播公司CBC于年评估其为加拿大最大豪宅。而在数年买卖无果的今天,这座从未建成的豪宅,也当之无愧戴上了“加拿大最大废弃建筑”桂冠。

室内装饰墙

年进入市场之时,它的起价便是2.5亿美元。被电台采访时,附近的邻居认为谁“疯”了才会买下这个地方,他随后又补充到:“估计将来某天,会是亚洲人买下来吧。”

废弃豪宅内湖景房

本来打算将活水引入、干涸的人工小溪

“有钱的亚洲人”,可能是整个加拿大房地产市场对中国人的唯一印象。

《多伦多星报》年曾这样描述中国人进军加拿大房地产市场:“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大多伦多地区售出了多套房屋,其中60%的买家均来自中国;而在华人聚居的温哥华里士满地区,我们售出的数百套房屋中有98%以上皆是中国买家购入。中国买家目前是加拿大房地产市场的推动力。而这仅仅是中国人购买力的冰山一角……”

客房

曾经的办公室

未完工的房间

但即使是“有钱的亚洲人”,似乎也不太想染指这个豪宅,一是因为这个豪宅所欠税款高达近万美元;二是:“用这钱可以在多伦多或者温哥华地区买个带院子带游泳池的大房子了,为什么会在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买个没完工的?”多伦多星报采访时,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亚洲买家如此点评此处。

诚如他所言,这个豪宅除了高达千万没缴清的税款,且距离“拎包入住”也差着十万八千里。

位于废弃豪宅西侧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豪宅第一任主人:PeterGrant。

他是林业大亨,上世纪九十年代便拥有了一家横跨数省的木材公司。该公司曾是北美第三大定向刨花板制造商,在鼎盛时期于加拿大各地拥有6?座加工厂,上千员工;另外一个分公司和两座加工厂则扩张到美国,坐落在南卡罗莱纳州。

废弃豪宅西侧外景

坐拥巨款的PeterGrant在九十年代末便请人设计并建造这栋他梦想中的豪宅。而当这栋千万级别的豪宅破土动工时,每个人都相当看好这一“勇敢且利民”的举动——毕竟,豪宅完工后,将会极大带动它所在小镇的经济。

然而,年,

全球经济危机,

PeterGrant的林业公司受到沉重打击;

年,

PeterGrant破产,

负债接近6亿美元。

一代林业大亨的神话落幕。

PeterGrant所有剩余资产全被出售,其中也包括这栋当时估值近两亿的豪宅。但早在年,豪宅已然停工,到年开始出售时,接手的LePage皇家房地产公司预估此处需要至少万美元才能升级到可以住人的程度;更甚者,如果想按当年设计图纸完成所有“附件”,则至少需要万美元。

当年的设计图纸

出人意料的是,如此昂贵而看似无用的豪宅竟在年卖掉了。买主不是“有钱的亚洲人”,而是一家大多伦多地区房产公司。而在购买之后,众人期望的豪宅修复工程并没有展开。

这位业主除了安装了几个安全监控,

其它什么也没干。

年因为欠税,这间豪宅又重新回到了房地产市场上,此次售价:

2.5亿美元。

截至年我进入该“豪宅”时,具体谁拥有这栋物业已无处可查。

年5月下旬的某天,我和两个同伴开车北上七个多小时抵达此处。豪宅如一只钢铁巨兽,在夕阳之下静静地蜷伏在湖湾之处,说不上有任何美感,却激起我对巨物的敬畏之心。

蛰伏在湖湾的钢铁巨兽

可能是太靠北方,虽然已经五月下旬,但屋内还有许多没化的雪,还有很多个房间有漏水导致的结冰。日落后,屋里到处漏风,比外面还冷,拿出温度计一测,还不到零度,本来的露营计划只能“流产”——

我们三人在车里睡了一夜。

室内结冰的地面

第二天早上再次进入,趁阳光明媚才一睹“加拿大最大废弃建筑”的全貌——那个本用来盛放游艇的船坞建在最底层,如室内车库一般全封闭,只不过规模更大;相较于其他房间,船坞算是豪宅内完成度最好的部分。然而或许因为没有彻底完工,或许因为多年无人维护,仍然到处漏水。

两个通向楼顶的旋转楼梯

楼顶两侧的玻璃窗

我们三个人摸黑在船库里蹚水爬到二楼、三楼,大部分房间均空空如也;木制天花板和地板均裸露在外。苔藓侵蚀到大部分房间之内,好在窗户尚完整,大部分废墟中那种常见的植被入侵暂未发生。

楼顶一侧面向内陆

另一侧面向湖景

其中一位同伴开玩笑:“比起来我们探索的大部分民宅,这里真的算是保存非常完好的了。窗外景色又这么美。如果我有几百万,把这里随便修复一下,住进来也不错。”

晨光照进废弃豪宅

诚如他所言,我们探索接近尾声时,窗外正值日出。天空从暗蓝到浅紫,再到粉红,暧昧的晨曦把一层又一层浅粉色涂在豪宅的外墙,又一点点扯去。而那个通红的圆球,此时正跃出水天相接的地平线,带着一层一层暗红色的轻烟和金纱从豪宅身躯之上掠过,融化在空气之中。

日出

日落

点击下图或文末“阅读原文”

预订美国《国家地理》中文版

《华夏地理》杂志3月新刊

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eyangmaoyi.net/yczz/80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