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综合征是一种以多种症状反复发作为临床表现的慢性进行性风湿类疾病,最终可致人体多系统损伤。以口腔、生殖器溃疡、眼炎最为常见,关节、心血管、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肺、肾等几乎所有器官均可累及。
临床
表
现
1反复发作的唇、齿龈、颊、舌的粘膜溃疡或咽、扁桃体、外阴、肛周、宫颈等处的溃疡。2约半数患者反复出现假性毛囊炎和结节红斑,丘疹性脓疱等皮肤损害。3约半数患者反复出现单或双眼无痛性视力下降,有异物感、羞明或红肿。4约半数患者反复出现腕、肘、膝、踝关节肿痛。5在发作期间患者尚会出现疲倦、发热、全身酸痛、食欲不振、淋巴结肿大、附睾炎等,若累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预后不良。该疾病病谱广,患者个体差异大,受累症状、受累系统各不相同,活动期或非活动期症状亦各不相同,并且无特异性的病理学和实验室诊断指标,依赖临床医师全面了解和注意高度怀疑本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指标是正确诊断、早期规范治疗、以控制病情的关键。必须局部与全身、内服与外治并用。整体观念与辩证施治是祖国医学的两大特点,在对白塞综合征的治疗上有独特的优势。医者可以依据患者复杂的临床表现、病情的轻重、辨证治疗,可有效的控制病情,副反应少。
我国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是一致的,强调口、眼、外阴溃疡是本疾病的特点,形象的称之为“狐惑”。“狐”比喻患者症候复杂善变之意。“惑”令人迷惑难以确诊之意。正如汉代医学巨著《金匮要略》中指出: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高注金匮要略》指出:“狐,性善疑,惑,炫惑也,言或眠或起,或上或下,或前或后,今病者自疑,医者炫惑之义”。认为湿热火毒为本病病理基础,因湿热毒邪交蒸,上攻口眼,下注外阴,搏于气血,阻于经络,侵于肌肤,最终结于脏腑,内扰心神,致诸证悉发。初期多以邪实为主,中晚期则出现虚实互现的复杂症候。
一般
分
型
1湿热内蕴型主症:口、舌、外阴溃疡灼热疼痛,伴发热、口臭,小便少色黄,饥不欲食,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治法当清热解毒、健脾除湿。
方用:清胃散加减
当归、黄连、生地、丹皮、升麻、土茯苓、黄芩、生薏仁、甘草、佩兰
若又有目赤肿痛、畏光羞明,伴心烦易怒、两胁胀痛,是病及肝胆,当酌加胆草、菊花、青葙子、白芍等清肝柔肝之药。若邪热稍退,则应随症调方,以防苦寒损伤正气。
2脾虚湿聚型主症:口、舌、外阴溃疡,色淡凹陷,久不愈合,伴低热疲乏,食欲不振,舌质淡红,苔腻,脉滑濡。治法当健脾益气,除湿清热。
方用:补中益气汤合狐惑汤
黄芪、党参、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山药、茯苓、连翘、炙甘草、黄连、佩兰、木蝴蝶、马勃
3阴虚内热型主症:口、舌、外阴溃疡灼痛,色暗红,畏光羞明,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口干口苦,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法当滋补肝肾、清热解毒。
方用:六味地黄汤合二至丸
地黄、丹皮、山药、茯苓、泽泻、板蓝根、山萸肉、女贞子、旱莲草、连翘、知母、黄柏。
若出现皮肤结节性红斑,医学称为瓜缠藤,出现血栓性静脉炎,医学称为青蛇毒,出现关节炎称为痹病,出现阑尾炎称为肠痈,出现附睾炎称为囊痈等,均在有关书目中有所论述,可参考辨证论治。
尚可配以外治法,如用冰硼散外吹敷口腔,苦参汤熏洗外阴,银花甘草汤漱口等。
对白塞综合征患者调摄相当重要,平常做到:
保持心情舒畅;禁烟酒,饮食宜清淡,避免刺激性及寒凉食物;保持患处清洁;生活有规律,避免劳累,谨防感冒。(稿件来源:医院徐玲)
本期统筹:孔群
本期编审:赵文
本期编辑:王双培
北京看白癜风那个医院好哈尔滨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