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热”好治病,当选三伏贴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属于中医特色治疗之一,是一种扶助人体正气、增加免疫力、调动人体自身防病抗病能力的“治未病”方法。药物通过穴位渗透皮肤进入经络,导入脏腑,直达病所;激发全身经气,起到沟通表里,调和营卫、宣肺化痰、止咳平喘、健脾益肾、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最终达到防治疾病目的,习惯上称之为“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贴三伏贴有哪些好处?
“冬病”患者体质多偏于虚寒,加上冬日寒凉,两寒夹击,毫无解冻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症,就像是雨天里晾衣服,很困难。而在盛夏之际,外界暑热骄阳,体内阳气正旺,此时运用中医特色疗法来养阳温阳,蕴结在体内的积寒就很容易驱除。但若机体阳气衰弱,没有驱邪之力,就会错过祛寒的大好时机,再加上有很多人本身阳气不足,夏天再去痛饮祛暑的饮料,如冰镇啤酒、水果冰、雪糕等,甚或整日呆在空调房间里,陈寒未去,又添新寒。机体被寒气侵袭必会气血凝滞,若寒气停留在关节,就会导致关节疼痛,停留在脏腑就会导致功能失调,停留在经络就会使经络堵塞,气血不畅,而致四肢不温、手脚发麻等。倘若不在夏日祛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就会内外交困,陈疾就会发作或加重。
“三伏贴”的适应症
呼吸系统: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风湿、免疫力低下等;
皮肤科:白癜风、银屑病、荨麻疹、花粉症、硬皮病、白塞氏病、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等;
消化系统: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慢性肠炎、慢性腹泻等;
耳鼻喉科:复发性口疮、气管炎、慢性鼻炎、鼻窦炎等;
儿科:小儿反复发作性感冒、小儿哮喘、小儿慢性支气管炎等;
年“三伏贴”贴敷日期
贴敷时间:共计4次,10天/次
头伏:7月17日-7月26日
中伏:7月27日-8月05日
三伏:8月06日-8月15日
末伏(加强贴):8月16日-8月25日
价格:呼吸系统三伏贴元/次
皮肤科三伏贴元/次
消化系统三伏贴80元/次
耳鼻喉科三伏贴80元/次
儿科三伏贴80元/次
中医三伏贴禁忌症
1、两岁以下儿童、孕妇禁用。
2、糖尿病、皮肤过敏者慎用。
3、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感冒发热等患者不适宜。
4、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传染性疾病患者等慎用。
中医三伏贴注意事项
1、一般贴药成年人1-3小时;儿童30分钟-1小时左右即可。
2、若局部小泡破溃,须保护好敷贴面,注意卫生,保持干燥,避免抓挠感染。可涂绿药膏或锡类散防止局部感染,注意局部发痒、辣、发红时应把药物取下。
3、天灸疗程药贴治疗至少坚持(连续三年为一个疗程)每年三伏贴药,对巩固疗效、增加机体功能、抗病能力非常有利。
4、三伏贴药物在敷药处会出现热、凉、麻、痒、蚁行感或轻中腹疼痛属于正常现象,一般无需处理,如敷药处烧灼或针刺样剧痛、发红、起泡,无法忍受,可提前揭去药物。
医院三伏贴开展至今,已服务人数众多。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现不但具有“名科?名医?名药?名方”四大特色,正宗的三伏贴配方、名老中医坐诊,保障了穴位定位的准确性,进而保障了三伏贴调治各种疾病的效果,冬病夏治,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