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好中医,你附近或看过的好中医
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最近
一部清宫戏火了!
故事讲述的是乾隆帝的后宫纷争,
女主角魏璎珞(吴谨言饰)
为追查姐姐在皇宫枉死真相,
故进宫当宫女。
女主一路开挂不断向上爬
最终做到了乾隆帝令妃
(对,就是还珠格格里那个
经常帮紫薇小燕子求情的令妃)
故事在对魏璎珞的人物塑造上,
一改以往宫斗剧女主从单纯善良白莲花,
非要经历重大变故后才黑化的套路。
但有宫斗戏的地方,
自然少不了中医梗!
从前几年大热《甄嬛传》《女医·明妃传》
到现在的《延禧攻略》
最常出现的情节就是主人公看病
老中医开药方....
现实中,甚至有人开始依据
剧中的方子来养生、治病
这样做对吗?
1枇杷老叶无毒,但是枇杷新叶有毒?
剧中,女主魏璎珞遇到的第一危及性命的"闯关游戏"就是因帮助愉贵人找出害她流产的凶手,而大胆说出"枇杷老叶无毒,但枇杷新叶有毒"的理论。然而,在一般人的常识里,枇杷叶是味润肺生津、缓解咳嗽的良药,怎么会有毒呢?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所长陈仁寿告诉记者:"枇杷新叶有毒这点是不对的,中医学记载,枇杷叶不管是新叶还是老叶,都是不具毒性的。"如果要从药用价值来讲,应该是老叶比新叶药性更强,如果新叶有毒,那么老叶就更是有毒了。陈仁寿说,剧中所谓"枇杷新叶有毒"可能是来源枇杷新叶子上的一层毛,如果不去掉的话会导致咳嗽。
因此,人们一般会选择干枇杷叶来食用,等叶子干了以后绒毛就会自动掉落。如果想用新叶的话把表面那层绒毛去掉就可以了。另外,枇杷叶性味偏寒,容易导致腹痛、腹泻,体质较差或者体虚、体寒的患者,或者孕妇需谨慎服用。
专家结论:不管新叶、老叶,都不具毒性。
2
珍珠粉与贝壳粉差别很大?
随着"宫斗"加剧,"中医梗"不断升级。心思不诡的贵妃们走起专业路线,神不知鬼不觉地来个"狸猫换太子",把皇后娘娘送给贵人的珍珠粉换成"高仿"贝壳粉。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珍珠粉和贝壳粉两者差异真的很大?
陈仁寿说,首先,珍珠粉和贝壳粉一样,都是贝类磨成的粉末。不一样的是,珍珠粉有医用价值,贝壳粉则是由各类小型贝壳研制而成,药用价值远不如珍珠粉,价格也相差很远。"两者不论是药用价值方面还是价格方面,差别都是很大的。"另外,珍珠粉不仅能美容,确实还能压惊。陈仁寿解释,一般人认为,珍珠粉是养颜美容的,但古书记载,珍珠粉有"定神"的功效,比如小孩子受了惊吓,大人疑神疑鬼,古人习惯服用珍珠粉来压惊。而贝壳粉,并没有压惊功效。
但是剧中说"贝壳粉不仅以次充好,还能害了娘娘",陈仁寿认为这不太靠谱,"可能因为性寒,孕妇不宜食用。"
专家结论:药用价值和价格确实差别很大,不过贝壳粉害人不靠谱。
3
吃多了甜食生,下天生金瞳的孩子?
后宫剧里总有一些让人"惊讶"的情节,比如在最近更新的剧集中,愉贵人诞下的小阿哥浑身赤黄、天生金瞳,被皇室认为是不祥的象征,一生下来就面临被处决的风险。
看到这里,妈妈们要笑喷了。就算是新手爸妈也知道,什么不祥征兆,这不就是新生儿黄疸吗?太常见了!只不过这位小阿哥的情况应该算是很严重的。而剧中,后来还是一位民间圣手说出了真相:小阿哥患的就是新生儿黄疸。
陈仁寿表示,新生儿黄疸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病症,主要出现在出生28天的新生儿身上,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从而皮肤、眼睛出现黄色的症状。
而剧中所说,小阿哥之所以得了新生儿黄疸,是因为母亲在怀孕时吃多了甜食烫食造成,这种说法有依据吗?陈仁寿表示,有可能。因为这种病症主要是因为肝脏对胆红素排泄和摄取能力不足造成的,母亲在怀孕期间吃多了甜食、腥膻之物,湿气淤积,导致肝脏功能变弱,是有可能造成新生儿肝脏功能不好,因此患上新生儿黄疸。
专家结论:这个有可能。
4
喝了梅花松实佛手茶会倒下吗?
最近剧情中,任性到令人发指的和亲王,又调皮了一番。在皇上邀请各位亲王贝勒办茶宴时,和亲王质疑皇上请大伙喝的茶:“听说梅花、松实和佛手在一起会中毒啊?”
说罢,一饮而尽,吟诗一首后,径直倒下,着实让刚刚还称赞好茶的亲王们惊慌失措。这位亲王多么想收回这样的称赞之言!
但和亲王是戏弄大家的,躺了一会就爬了起来。
那刚刚亲王所说的“清雅之物”是指的什么呢?
医院严劲松主任药师表示,中国人品茶,不仅仅讲究作用,还看中文化内涵,也就是寓意。梅花,象征着傲雪、丰年;松实,也就是松子,象征着延年益寿;佛手,象征着怀柔禅性。
从中药的角度,梅是轻微活血、舒肝的作用,松实有健脾的作用,佛手起到行气和胃的作用。
部分影视剧中为了剧情的跌宕起伏,将一些中药说得神乎其神,观众们要擦亮自己忽闪忽闪的大眼,仔细辨别,不要道听途说乱用药哦!
寻找好中医,你附近或看过的好中医
热文排行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医院就医★
吃什么钙片?我这个方法一分钱不花,膝盖问题全恢复I国医大师郭诚杰★★★★★★★
八月龙眼虽美味,但要吃对才健康!千万别乱吃!★★
这篇把补脾的知识全讲明白了,一定要收藏!★★
秘而不宣的脉诊,能预知疾病的脉象!★★
中医30种治病的“要药”★★
肩周炎,看老中医的绝杀技!★★
任继学辨证论治不明原因腰腿痛
白塞氏病(2)
不仅仅是和事佬!聊聊被低估的甘草★★
白塞氏病(1)
起床后口干、口苦、有异味?是身体的这3个地方需要“灭火”★★★
茴香:厨房里的补肾高手和胃病克星★★
国医大师王烈:首创“哮咳”三期分治
我的老师,我的中医之路
《黄帝内经》在线阅读
苦丁茶,是药不是茶★★★★★★
中医穴位基本常识,不看你就亏大了!★★★★
感受暑邪怎么办?教你挑选中成药
肝受损,身体3处会“变黑”,2处会“变臭”,要提高警惕!★★★★
为中医崛起而学医★★
慢性胆囊炎伴胆结石
《黄帝内经·灵枢》痈疽
《黄帝内经·灵枢》痈疽
正确认识“无毒”中药★★★★
读故事学中医!郝万山经方36首治病故事(一九到二七)★★
《金匮要略》“我克”及“克我”之治
为什么中医会被当成骗子?一位中医师的深度剖析!★★
低头看肚脐,如果有这些特征,说明你的身体很健康!★★
胆结石
《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
《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
面诊、眼诊、鼻诊、耳诊、唇诊、舌诊、齿诊图...都收集齐了!★★★★★★
人人都应掌握的八把中医救命钥匙★★★
补五脏的中草药大全,值得收藏!★★★
出汗这件小事★
小儿推拿穴位常用图集★
古语云“名医不治喘,治喘不露脸”——经方泰斗胡希恕治哮喘经验总结★
产后泄泻(慢性肠炎)
《黄帝内经·灵枢》岁露论
每天举手加三宝,调脾胃,气色红润人不老!★★★★★★
《神农本草经》全册图文解析★★★★
祝谌予:中暑病的几种简易防治法
慢性结肠炎
年7月文章汇总
《黄帝内经·灵枢》岁露论
辟谣
喝粥、吃面条,到底是养胃还是伤胃?真相可能吓你一跳~★★★★★★
母亲对自己没有十二分把握的病轻易不给治,不把病耽误在自己手里★★
中医在海外受追捧,这些“洋中医”让无数国人汗颜!★★
想成为名中医,有哪些必备条件?★★
半夏毒性知多少?★
五位国家级老中医的长寿秘方,不到5块钱,家家都需要!★★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
《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
读故事学中医!郝万山经方36首治病故事(十到十八)★★★★★
大小枣药用有何区别?★★
中医生必背:药性赋★★★
汉唐古风正坐,养心又养生!
温病大家刘景源:经典解读温病的病因!
腹痛便泄
《黄帝内经·灵枢》九宫八风
《黄帝内经·灵枢》九宫八风
热文推荐
年7月文章汇总
年6月文章汇总
年5月文章汇总
年4月文章汇总
年3月文章汇总
年2月文章汇总
年1月文章汇总
年12月文章汇总
年11月文章汇总
年10月文章汇总
年9月文章汇总
年8月文章汇总
年7月文章汇总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