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并不一定是上火热气

廖政阳,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中医专业,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级硕士研究生,跟从导师李赛美教授。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医案,讲述的是一位白塞氏病患者,苦于口舌生疮,皮肤瘙痒,几经治疗,无法取得较好效果,因此寻求中药治疗的故事。

李赛美教授精准辩证,合用《伤寒论》、《金匮要略》之经方,取得了令人惊奇的疗效!下面就为大家带来该患者的详细治疗经过,以期抛砖引玉,得到更深入的讨论与更多样的诊治思路。

患者详情

-12-19间质肺,白塞氏病初诊

年4月确诊为白塞氏病,现服用强的松(2#qd),甲嘌呤(一周4#),柳氮磺吡啶肠溶片(4#tid)今年4月份日反复咳嗽,胸闷胸痛于我院住院期间诊断为间质性肺炎。

刻下:脖颈及后背部汗出不止,自觉天气热欲着短袖,咽喉肿胀不适。近期行喉镜示:鼻咽炎,咽炎。口腔溃疡发作,肛门处溃疡疼痛。口干多饮热水,胃纳可。大便稀烂不成形,眠可。诉手关节,膝关节疼痛。舌淡苔白腻中黄,脉沉滑数。

教授处方

何某,女,56岁日期:-12-19

诊断:白塞氏病(贝赫切特综合征)

证型:正虚阳郁,上热下寒证

方药:蜜麻黄10g广升麻30g干姜10g炙甘草6g

黄芩片10g生石膏30g(先煎)茯苓20g

玉竹10g天冬10g白术10g知母10g

天花粉15g桂枝10g当归10g青蒿30g(后下)

醋鳖甲20g(先煎)

白塞氏病(贝赫切特综合征)

贝赫切特综合征又称白塞病,是一种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属于血管炎的一种。其可侵害人体多个器官,包括口腔、皮肤、关节肌肉、眼睛、血管、心脏、肺和神经系统等,主要表现为反复口腔和会阴部溃疡、皮疹、下肢结节红斑、眼部虹膜炎、食管溃疡、小肠或结肠溃疡及关节肿痛等。贝赫切特综合征需要规律的药物治疗,包括各种调节免疫的药物,不治疗则预后不好,严重者危及生命。

麻黄升麻汤出自《伤寒论》条:“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组方:麻黄二两半、升麻一两一分、当归一两一分、知母、黄芩、葳蕤各十八铢,石膏、白术、干姜、芍药、天门冬、桂枝、茯苓、甘草各六铢。此方证乃上热下寒,正虚阳郁,此病乃伤寒大下之后所致上热下寒、上实下虚而阳郁不通之证。患者口腔、鼻咽、肛门多处溃疡,多汗出不止,怕热,咽喉肿胀不适,显示上焦有实热。而下焦的虚寒,表现于患者大便稀烂不成形,手关节,膝关节疼痛,脉沉。这是由于阳气大伤而郁陷、不达伸不敛摄且阴寒沉伏,乃成阳气郁虚之候,而见“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泄利不止”。

李赛美教授抓住了患者之一病机,运用了麻黄升麻汤合升麻鳖甲汤加减。麻黄升麻汤中,以麻黄、桂枝、升麻此一药组辛温辛寒发越郁阳;以黄芩、石膏、知母之药组苦寒甘寒清热解毒;以白术、干姜、茯苓、甘草(肾着汤)之甘温药组复脾肾之阳、化沉伏之阴;以知母、玉竹、天冬、当归、芍药之药组甘寒以养阴、辛温甘酸以和血。方中桂枝、当归、芍药乃仲师养血通阳的经典之配,如当归四逆汤;升麻、当归、甘草则是仲师散血中之热、解咽喉腐毒的常规之伍,如《金匮》治阴阳毒之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金匮》阴阳毒病亦有“咽喉痛、唾脓血”之症,亦有如此之配。最后加上青蒿以加强滋阴、清虚热。面对证机复杂之病证,李教授常以多维方向上同时运用性味相反的药物组方,来治疗病机复杂的病证,相反相成而达到统一的效果,药味虽多,并无杂乱。

后记

第二次来诊,得知患者服上方后,明显汗出减少、有少处新发溃疡,遂守方再进30剂加连翘30g。

往期回顾

支节烦疼苦难言,六经辨证妙其中

数年顽固失眠难愈,巧用经方一扫而除

调血糖,降尿酸,用经方,疗效彰!

小儿汗症从何解,津液失调是关键

畏寒多汗两春秋,茯苓四逆来解救

廖政阳

廖政阳

李赛美

方剑锋

本文为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感谢您的支持与转发!

廖政阳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费用
白癜风的根治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eyangmaoyi.net/zlff/4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