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30日,西安市民张女士爆料称,咸宁中路一工地连夜施工噪音大,影响到附近居民休息。31日上午11时许,当地记者在该路段看到,路面已铺上大块铁皮,洒水车正冲洗道路泥泞。附近一小区的居民说:“这连续3、4天都是夜间凌晨施工,确实扰民。”但记者在附近多个小区的外围墙上都看到一则内容相同的“告示”,表示该工地已取得夜间施工的相关许可,届时会尽量减少噪声对居民带来的影响。
该工地一负责人表示:“预计再需5、6天,本轮夜间施工即可结束。接下来即使有夜间施工也不会有这么大噪音了。希望居民多谅解,实在抱歉。”在小编看来,睡眠是人缓解疲劳、恢复元气和保持身体健康的一个关键条件;可是噪音会影响人的睡眠和总量,老人和患者对噪音干扰更脆弱。当睡眠遭受干扰而辗转反侧无法睡觉时,便会发生呼吸反复、脉博抖动加重,神经兴奋等状况,隔天会感受疲惫、易累,进而影响工作的效率。对于周边居民来说,特别是早出晚归的打工人,这五六天可真是难熬啊。建筑工地如何更好地减少噪音对周边的影响呢?小编觉得智慧工地这一创新管理模式便是一项很好的参考。
智慧工地通过对重点区域的样本收集规范人工行为,提高施工队伍素质
全球共德智慧工地噪音环保扬尘监测系统,利用无线传感器技术和激光粉尘测试设备,实现在线监测扬尘、噪音等各项指数。设备通过物联网方式进行数据通信,实时传输各测试点的监测数据至监测后台,方便环境部门通过数据视图能直观了解项目的环境情况,并及时作出快速响应的决策。可根据客户需求将监测数据实时展示在现场LED屏、平台PC端及移动端。
最后,小编总结了几点建议如下:对建筑工地施工噪音应有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使人为噪音减少到最低点;同时也要控制机械的使用时间,对噪声高的设备要分流使用。控制打混凝土等强噪音的工作时间,对于混凝土连续浇筑,必须做好周围居民工作,并向环保局提出书面报告。以上仅供参考。(文中事件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