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矿井水、煤化工及钢铁焦化等行业的“废水”,是否真的毫无用处?位于莱山区的烟台金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不仅有用,而且可以“变废为宝”。作为我国“膜法”水处理领域的独角兽企业,金正环保将技术创新作为立身之本,提供污废水资源化与高品质再生水回用服务,拥有国际领先的平板膜组件全自动化生产线,解决了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工程应用等行业难题,通过技术创新让污水废水化为涓涓清流。
加紧赶工,保证一季度订单按时交付
在很多人看来,处理煤矿污水、市政污水以及其它各种废水,就是把其中的有害物质去除,然后排放。这种做法,其实也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2月3日下午,在金正环保展厅内,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张冲的讲解,让小编对污水处理有了新的认识。
“‘传统的污水处理就是减量化、无害化处理,金正环保不同,除了把废水中有用的水提取出来,还要再次把水中的物质进行浓缩和提纯,变成高品质的硫酸钙、硫酸钠等一系列资源化的产物进行使用。从上游的膜材料生产、研发,到膜组件、设备、工艺包,最后实现资源化,目前全球范围内只有金正环保和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可以做到。’”张冲介绍说。
金正环保污废水资源化与高品质再生水回用的技术,已经得到了来自国内诸多客户的广泛认可。在该公司的组装车间内,工人们早在初七就已经复工,正在对各种设备进行最后的检查,准备发货。“在我身后的是某煤矿项目的矿井水设备加药模块,共23套,目前进入收尾阶段,马上就要发往项目现场”,金正环保生产部部长芦明义说,“春节后,公司的订单很多,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较为明显,我们车间已经完全恢复了生产,加班加点,保证所有设备按时交付。”
张冲表示:“今年以来,我们整体的发展势头良好,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外部订单的争取、在手订单的完成上。目前来看,几个在手项目在加紧赶工,一季度要争取实现交付订单额4亿元。”
矢志创新,助力企业实现飞跃发展
采访中,小编看到了一封来自山东省内某企业发给金正环保的“表扬信”,对金正环保在这个矿井水综合治理项目中展现出的精湛技术给予充分的肯定。
金正环保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采用先进的平板膜技术替代了传统的双膜法技术,性能更优异、成本更低且更稳定,延长了使用寿命的同时实现了提质增效。这样的“表扬信”“感谢信”,几年来,金正环保收到了太多太多。能够赢得国内诸多客户的高度认可,金正环保靠的不仅是优秀的项目建设与管理能力,更与其精湛、先进的技术密不可分。
创办于年的金正环保,何以仅用几年时间就成为中国水处理行业特种膜研发生产与应用的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是金正环保实现飞跃发展的第一动力。
据了解,金正环保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5%以上,30余人的科研团队是企业前进和创新的“主力军”。目前,金正环保拥有“山东省工业设计中心”“山东省碟管式反渗透膜工程实验室”“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等多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先后参与国家标准制定近20项、省级重点研发计划4项,拥有各项专利余项,全系列产品获得欧盟CE认证。
作为年省重大项目,总规划用地亩的“金正环保水环境产业园”一期已投入使用。产业园致力于解决全球城市缺水、污水“零排放”等难题,开展高端水处理装备研发与制造。“产业园建设4条第二代平板膜全自动化组装生产线、6个设备制造车间,并引进相关配套企业,构建完整产业链,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综合性产业园。”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初心不改,为实现更高目标不断奋斗
对于金正环保而言,刚刚走过的年,是高质发展、载誉前行的一年。这一年,金正环保凭借高浓盐水的处理方法及系统,荣获第四届山东省专利奖一等奖;还获评年山东省独角兽企业、荣获年全省质量标杆称号、被认定为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企业、入选年山东省级智能工厂、获评全国中小企业评定工作中最高等级、最具权威的荣誉称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年,对金正环保来说也是科技赋能、逐新奋行的一年。这一年,金正环保1至11月共发货40余台设备,满足了多个重大项目需求;启动三维BIM设计计划,开启了数字化交付第一步;水环境产业园膜柱全自动生产线达产,产能大幅提升;低成本无线电导率仪研发成功,可有效保障设备稳定运行,智能运维服务水平再次提升。
时光荏苒,初心不改。在年,金正环保将秉持“致力于水循环利用与环境改善”的企业使命,以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发展,笃行实干,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为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污水回用领域企业的目标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