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生态殡葬逐渐兴起,你能接受回归自然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来了。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节地生态葬,不少地方相继出台骨灰节地生态安葬奖补等惠民政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海葬、树葬等绿色生态殡葬方式,节地生态安葬的理念早已逐渐深入人心,“回归自然”渐成新型殡葬潮流。国内生态葬新形式近年走热关于如何生态安葬逝者,各国做法不一,但理念趋同,都是追求绿色节约,回归自然。目前在国内常见的生态葬方式,有骨灰撒海、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生命晶石以及壁葬等服务方式。▲海葬的情况目前在国内比较常见。图片来源/网络海葬是将骨灰撒入大海的一种安葬方式,冲破了人们传统的“入土为安”的观念,是继墓葬后安葬方式的一次重大改革。海葬分为公益性海撒和付费海撒,是如今最常见也最多人选择的不保留骨灰式的安葬形式。树葬是以树木代替立碑,可分为节地树葬和生态树葬,一种保留骨灰,一种不保留骨灰,树葬是人们较为容易接受的生态葬。壁葬是陵园中最为常见的安葬方式,一般也是价格比较实惠的安葬方式,一面壁葬墙,可容纳多具骨灰。▲花坛葬。图片来源/网络草坪葬、花坛葬是将逝者骨灰安葬在草坪下方的洞穴、花坛的周围,在草坪上铺一块小墓碑或者在花坛上种植花木。生命晶石葬是通过压力高温升华等技术,将逝者骨灰制作成圆形晶体,其大小、色泽以及形状不可控,质地根据逝者生前身体情况、饮食习惯略有不同,可能呈现出雨花石、鹅卵石等形态。相较骨灰,生命晶石体积小、密度大、更环保,实现了少占地微占地的绿色生态目标。国外出现生态葬新潮流除了以上提及的生态葬方式,近年来国外还涌现出一批新的生态葬模式和服务。人类遗体堆肥葬是将人类遗体与木屑、苜蓿和稻草等材料一起放入密闭容器中,等待其被微生物分解。大约一个月后可对遗体进行再加热消毒,最后形成的肥料可用于种植花、蔬果和树木。举办一场这样的葬礼均价在美元左右。美国一家公司表示,与火葬或传统土葬相比,这种殡葬方式可以减少一吨的碳排放。年1月,美国纽约州州长凯西·霍楚宣布,允许将逝者遗体用于人体堆肥。纽约是美国第6个允许将人类遗体堆肥葬的州级行政区。年,华盛顿州首次将人类遗体堆肥合法化后,科罗拉多州、俄勒冈州、佛蒙特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紧随其后。除了美国,目前人体遗体堆肥葬法在瑞典已合法化。▲人体遗体堆肥葬法。图片来源/网络目前生态葬骨灰葬大多是通过火葬方式,随着新一代技术的改革,在瑞典有一种新的生态葬方式“冰葬”,即在零下℃的低温下将逝者遗体利用液态氮气储存,在极端低温下人体的有机组织会很快脱水变得脆弱,再利用超声波,遗体就会粉末化成为骨灰。冰葬技术最先是由瑞典科学家研究发明的,亚洲最先引进该技术的国家是韩国。太空葬礼成真。年,位于美国旧金山的“极乐太空”公司推出“太空葬”,利用SpaceX“猎鹰9号”火箭把人的骨灰送到外太空。逝者家属花费美元就可以将1克骨灰装进“猎鹰9号”火箭上的“极乐卫星2号”的小型卫星内。家属们能够通过应用程序实时跟踪航天器绕地球轨迹。据悉,这并不是首次有人类骨灰被送上太空。早在年,美国航天总署就曾将天文物理学家舒梅克的骨灰送上月球;年,发现冥王星的天文学家汤博的骨灰,也曾由“新视野号”宇宙飞船载着飞往冥王星。▲将飞上太空的骨灰。图片来源/网络烟花葬是指将逝者骨灰混入烟花中射向夜空,完成最后一次生命的绽放。可以选择自己在家燃放,也可以选择交由专业的烟花葬礼公司为亲属编排一场烟火表演。一场烟花葬礼耗费大概——美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年,英国已举办36次“烟花葬”。打造骨灰钻石。如果想寄托自己对逝者的怀念之情,将逝者骨灰做成人造钻石,作为饰品随身携带也是一个选择。瑞士一家公司就推出了这项服务,在高温下提取逝者骨灰中的碳元素,再用高压结晶成钻石,最后再将钻石雕琢成首饰。这些人造钻石依据大小和切工的不同,售价在欧元至1.5万欧元不等。珊瑚礁骨灰海葬是指逝者骨灰可以与PH中性的海洋级混凝土混合后被做成人工珊瑚,植入海底,逝者亲属需潜入海中才能祭奠逝者。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这种绿色殡葬生态方式在美国悄然而起,美国的一家殡葬公司与“礁球”制造商合作,成功启动了这种绿色生态殡葬模式,在美国的东海岸投入了近两千多个礁球。被火化的骨灰通过混凝土制成礁球组成礁石系统,进入海洋后为海洋中的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创造了新的栖息空间。珊瑚礁骨灰海葬的价格在-美元左右,不包括遗体火化的费用。私自海葬骨灰引发冲突最近,一名福建男子私自将父亲骨灰撒入海里,被警方带走的事情备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eyangmaoyi.net/zzbx/115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