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是指初春(一般指3月)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或5月)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长期阴雨天气或频繁的冷空气侵袭,抑或持续冷高压控制下晴朗夜晚的强辐射冷却易造成倒春寒。其实倒春寒,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的便是感冒了。许多朋友也没经受住这倒春寒的影响,陆陆续续感冒了,胡乱自己喝些姜汤,或是吃些感冒药,却很少有人选择中医,对于感冒我最常用的就是针灸,医院,病种复杂,得病也往往不止一种所以协作很重要,一天下午同事说让我看看8床的患者,住院期间来了例假,疼痛剧烈让我针灸协助治疗一下。进了病室看到患者体格健壮,但蜷缩在床上甚为痛苦,面色应白却红,翻看一下病史住院原因是肺炎伴有高热不退,输液治疗体温反复。询问患者才得知,虽然高热却没有一点汗,周身困乏如被紧紧包裹,但是内心烦躁不安,我一看这是表实证,应该用大青龙汤治疗。但是现在患者痛经严重应先止痛,于是针刺十七椎,运手法视热感从后腰直达于小腹。疼痛瞬间消失。于是非现场信任的让我一并治疗发热,考虑到患者体格坚实,于是于督脉胆经三穴使用烧山火手法针刺,行针一分钟,患者周身汗出,觉得身体僵紧消失十分舒服,虽然汗出但是热并未退尽,取曲池穴用透天凉针法三分钟,测体温恢复正常。第二天查房患者并未再度高热,食欲精神大为好转。
可是不到万般无奈的情况,很少人能受得了这种治疗方案。虽然他简单直接快速有效,更多人选择了吃中药,而且因为生活节奏快,大都是吃中药免煎颗粒,可是中药有四气五味,药物的煎服法也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中药剂型丸散膏丹各有妙处,剂型与煎服不得法,就起不到相应的疗效,曾治疗一例截瘫小便不利患者,非常典型的五苓散证,可是用了汤剂就是没效果,转为散剂,米汤送服只三剂,小便通利顺畅。治疗眼,口,下阴溃疡的狐惑病病也就是现代医学的白塞氏病,处方甘草泻心汤服药不效,按伤寒论上的煎服法,将药汁加温熬去一半,三剂病痊愈。搞IT的朋友,双目痒而干涩,我让他们喝枸杞菊花茶,效果凡凡,翻习医籍发现,应该是丸剂,于是配了蜜丸服用,效果立竿见影。其实看看东垣的丸剂多用白面为丸,服用时煮熟服用,就是为了固护脾胃,药行中焦,炙甘草汤用清酒煎服,为了温通血脉,种种剂型各种道理,无不是匠心独具。所以免去了熬药工序,也减少了人在熬药时,与药物的全方位接触,于是效果有所局限。许多朋友也问我有没有,不需要针药这么痛苦的治疗啊,我说良药之所以苦口是有原因的,五味,知觉要平衡才会健康。平时太过安逸,饮食过于精细,得场病,吃吃苦,挨挨痛,这也算是一种纠正,达到平衡。
但是我也不是完全没有菩萨心肠的啦,冬季住院的患者以哮喘居多,有时病情加重会用超声雾化器,从呼吸道黏膜给药,起效很快。于是我也想到中医的外治法,熏蒸法,现代研究表明,鼻孔反复吸入温热的蒸汽,可以改善气道功能,使感染病毒的鼻黏膜上皮细胞死亡,释放蛋白水解酶杀死病毒,抑制细菌的集落形成,达到治疗目的。从中医角度来说,肺主皮毛,然而肺开窍于鼻,这从这里用药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对于风寒,风热感冒我调配了两个熏蒸方子。首先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其实有很大区别,告诉大家三个分辨风寒和风热感冒的小窍门:1.看嗓子:嗓子发痒,一般是风寒感冒;嗓子很疼,一般是风热感冒。2.看分泌物:如果有痰或者鼻涕,白色清稀的,属于风寒感冒;
黄色浓稠的,属于风热感冒。
3.看体温:风寒感冒发烧慢,温度不高;风热感冒一开始就容易发烧,而且温度比较高。
风寒感冒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苏叶10克,葱白五个,生姜如一元硬币大小五个。上述诸药,煮水开锅十五分钟取出药汁,加水再煮十分钟取出药汁,两次药汁混合,放入保温广口杯中,用鼻子深吸蒸汽,冷了就可以取出加温,呼吸时穿较厚衣服,避开风寒,直到全身发热,额头出汗为度,然后盖上被子两个小时。用过的朋友都说很方便,而且效果可靠风热感冒桑叶18克,白菊花15克,薄荷9克,板蓝根12克。上药打为粗粉,装入小热水瓶中,倒入沸水,闷泡半小时,然后打开瓶塞,吸其蒸汽,半个小时,一天三次。在用时加温到沸腾。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许多朋友鼻塞,所以闻不到这个药味,我推荐在用药之前先进行鼻翼的摩擦,按摩达到通经络的作用,同时也对迎香穴位进行了刺激。
迎香冲阳(《甲乙》)。在禾髎上,鼻下孔傍。(《甲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当鼻唇沟中取穴。有上唇方肌;面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分支;面神经与眶下神经吻合丛。鼻塞,不闻香臭,鼻衄,鼻渊,口眼歪斜,面痒,面浮肿,鼻息肉。针灸穴名解,高式国本穴接近于鼻,当嗅觉之冲。人情喜香恶臭,故名“迎香”。治鼻病及嗅觉不敏,极效。《针灸大成》禁灸,恐火气有伤气道,肺恶热也。本穴又治偏风、鼻塞、口?、唇肿、鼻中息肉等症,亦多有效。附记,医案一则:十余年前,有客来,云患鼻嗅不敏已数年矣。余案上有针,顺手为之点刺迎香两穴,刺后少时,饮茶,客愕然曰:吾又闻茶叶香味矣。旋又入厕,归来喜笑曰:吾与尿臊味相别数年,一旦重逢,颇有恋意。
预防因“倒春寒”使人产生的不适,特别是对有慢性疾病的老人、体质虚弱、免疫力不佳的成人或儿童,有以下措施。一、当气温骤降时注意添衣保暖,特别要注意手、口、鼻部位的保暖;二、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以改善心肺功能,使身体更好地进行调节,适应春季多变的气候。但是春季气温一冷一热,心脑血管病人容易发病。老年人要尽量减少出门次数,外出戴上帽子减少头部血管受到冷空气的刺激。高血压病人要注意正规持续用药。三、注意休息和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四、“倒春寒”期间多食些大蒜、洋葱、芹菜等食物。多吃健脾胃的食物,如含维生素、微量元素丰富且易于消化的鸡、鸭、瘦肉、蛋类等;五、适当“春捂”,不要因为气温暂时升高就马上脱掉冬装,早晚气温较低,要注意保暖这个“倒春寒”的气候条件下,要预防伤寒、感冒,不但要做好保暖防寒,而且要在饮食上增加大蒜、洋葱、芹菜等味儿冲食物,这样能对预防伤寒感冒、春季多发的呼吸道感染、心脏病发作和中风有益处。洋葱、姜、蒜、芹菜这些菜类食物,中医认为,食可疏风散寒,帮助人体杀菌防病。特别是大蒜,作用更大。大蒜现代科学证明,大蒜里含有挥发性辣素,可消除积存在血管中的脂质;洋葱里含有前列腺素,有舒张血管及降低血压的功能,其中的二烯丙基二硫物及少量硫氨基酸,能促使血凝块溶解的作用;芹菜里含有挥发油、甘露醇等,具有降压、镇静、健胃、利尿等作用。上述的食物是好东东,但不足是气味儿太冲点。我们可以用芹菜、姜末做成饺子馅吃,可以用碎洋葱做成炒蛋饭吃。在做菜过程,洋葱、蒜、芹菜等也会通过加热减少气味,注意烹饪时间不可过长,那气味就是健康的物质。
春季也要防止过燥而伤阴,所以从饮食上补充阴液,防止上火也很重要大豆大豆在滋阴、“去火”的同时还能补充因为高温而被大量消耗的蛋白质。西红柿西红柿尽管一年四季都可见,但西红柿在夏季最多,最甜,营养也最丰富。它同样可以清热解毒、平肝“去火”。易上火的食物最上火的有鸡肉,腊肉,辣椒,桔子,荔枝等,败火则多吃蔬菜,清淡的汤,苹果,梨等,还要睡眠充足。吃水果也要引起注意,有的水果属于热性水果,比如荔枝、橘子、菠萝、桂圆、石榴等。食品中的葱、姜、蒜、辣椒、酒、辣椒、胡椒、花椒、熏蒸食品,四川的麻辣烫等都是容易上火。
来,闻闻呗
赞赏
人赞赏
十月中科白癜风专家会诊治疗白癜风医院哪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