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出诊春节期间大吃大喝,脾胃负担太

春节长假已经结束,春节期间放肆吃喝的你是否感到沉重的不舒适感,上班犯困乏力,颈肩腰腿疼痛等等,这些都被称为“节后综合症”,春节期间的大吃大喝已经影响到你的身体健康啦!尤其是脾胃,已经超负荷的在运作,所以春节期间大吃大喝的朋友们要开始调理好脾胃,在中医里,脾胃是“健康的根”,脾胃健健康康,人也会倍有精神,才能更好的迎接已经到来的,工作起来才会有满满的动力!

医院于3月1日特邀北医院中医科主任于彦芳来我院出诊,医院咨询电话提前预约

于彦芳

科室:

消化科

出诊时间:

3月1日

医院:

北医院

名医导航

专家介绍: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北京中医学院),中国农工民主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北京中医药学会会员、北京中医药治疗中心、北医院中医科主任。师从中医届脾胃病名医索延昌老先生。忠厚勤勉,深得恩师真传,迄今已治愈无数长期受胃病困扰的患者。

专业擅长:脾、胃等消化系统疾病。行医40多年来,在治疗各种脾胃病,口腔溃疡、白塞氏病、干燥综合症,肿瘤术后及放化疗术后调理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1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脾胃虚弱,于主任有妙招!

有3个最简单的方法判断一个人的脾胃是不是虚弱:看手、看眼袋、看舌头。

看手

看手时,首先看手的示指(即食指)。示指可以反映整个脾胃的功能。如果示指变形,并且小指内侧根的部分有酸痛的感觉,表明消化系统出现了功能障碍。示指靠近拇指一侧的根部有个叫“二间”的穴位,便秘和腹胀的患者长期坚持按摩这个部位,可以减轻便秘。如果示指出现硬块、颜色变紫,表明脾胃虚弱至极,这时常会出现完谷不化、大便溏稀和肚子痛等症状。

看手判断脾胃状况,除了看手指,还要看整个手掌。将十指并拢,观察手指与手指之间的缝隙。指缝过大,表明脾胃有问题,患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的可能性比较大。

看眼袋

再来说说眼袋。眼袋形成的原因是脾胃长期虚弱、运化无力,水湿停留在身体内。足阳明胃经的起始处正好是出现眼袋的部位,水湿首先会停留在这里。眼部周围的皮肤较薄、组织疏松,水湿瘀结于眼睛周围,眼睑就会隆起,形成眼袋。中医判断脾胃是否虚弱,常常会看眼袋。如果要彻底消除眼袋,必须补脾补胃。脾胃强壮之后,运化有了力量,身体内的水湿慢慢减少,眼袋就会消失。

看舌

最后说说舌。舌的颜色可以反映身体的状况。健康人的舌质为淡红色;如果舌质偏淡,说明血虚;如果舌质偏红,说明体内有热;如果舌质发紫,说明体内有瘀血。脾胃虚弱者的舌质最大的特点是:舌体胖大,舌的边缘有牙齿的痕迹。这是因为脾胃虚弱后不能运化水湿,水停留在体内,舌头也会变得肥大。肥大的舌头与牙齿挤压,便使舌边缘出现了齿痕。

看舌质的时候还可以顺便看一下舌苔。健康人的舌头上有一层淡淡的、湿润的薄白苔,不燥不滑;若舌苔发黄,说明体内有热;舌苔焦黄,说明体内的热盛;舌苔发白,说明体内有寒;舌苔发黑,说明体内的寒盛;舌苔厚腻,且满布白苔,说明脾胃虚弱。

2

“四宝粥”补脾胃

了解了如何判断脾胃虚弱之后,怎么补脾胃呢?

脾胃虚弱的人最怕喝中药,这时我会建议他们喝粥。我建议大家在熬粥时加4样食材一一莲子肉、山药、薏米和芡实。将这4样食物按1:1:1:1的比例配好,打磨成粉,每次熬粥的时候放几勺。这个“四宝粥”对补脾胃特别有帮助。

古往今来,许多医家都将莲子视为补脾胃的第一选择。而山药既补气又补阴,是平补脾胃的良药。薏米最大的功效是祛湿。运化水湿是脾的功能之一,人体内的湿气太重会增加脾的负担,祛湿就是为脾减轻负担。芡实与莲子肉的作用相似,也是补脾胃的最好食物之一,芡实的收敛作用比莲子强,是补脾止泻的良药。

3

捏脊补脾胃

还有一种最简单的补脾胃的方法,就是捏脊,要从尾椎骨一直捏到颈部。捏的时候不必拘泥于穴位,因为脊柱及其两侧正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的走行路线,捏脊可以刺激多条经络,这样就做到了“离穴不离经”。捏脊的方法很简单,捏起背部的皮肉,再放开,再捏起,不断重复即可。捏脊可以健益脾胃、强健一身之气,能调理脏腑、疏通经络、升降气机,还有滋阴补血、平抑心火的作用。一般脾胃有问题的人脸色呈土黄色,这类人少言懒动、偏食,捏脊有助调理脾胃。捏脊法对先天脾胃功能不足的小孩也有很好的调养作用,对小儿疳积有奇效。

脾胃既然如此重要,我们就应该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自己的脾胃。我总结脾胃有四怕:一怕冷,二怕湿,三怕甜,四怕撑。要想保护脾胃,一定要注意脾胃的“四怕”。饮食要合理,少食生冷、甜腻的食物,多运动、多吃素食、少饮酒、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态,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脾胃。

预约

-









































北京中科医院忽悠
北京治疗白癜风特色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eyangmaoyi.net/zzbx/2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