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头上长了一个黄豆大小的疱,怀疑是“口腔溃疡”没有重视。直到确诊舌癌,她整条舌头都不得不切掉了。医生感慨,若是及早就医她本不需要付出如此大的代价。
网络图片
舌头长疮没在意,肿物渐大舌难动
4个月前,广东的张女士发现舌头上长了一个黄豆大小的疱疮,她以为是上火,随便买了点消炎药吃。不见好转后她到镇卫生院治疗,医生认为症状像口腔溃疡,便按口腔溃疡治疗两周。
后来通过朋友介绍,张女士找到了一名自称“闻名粤港澳”的医生,这位“名医”医院抽血化验癌细胞。看过检验结果后“名医”表示“一切正常”,随后给她开了草药。
张女士舌头的肿物越长越大,但她没有怀疑,依旧按照“名医”的指点,连吃了四个月的草药。
直到最近,张女士的舌头已经无法活动,连话都说不清楚了,家人才陪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
医生发现肿物占据了张女士的整个舌头,于是高度怀疑是舌癌。但家人不相信医生的说法,反复强调张女士曾抽血检测癌细胞,“报告单显示一切正常”。然而,病理检查结果证实,张女士得了“中分化鳞状细胞癌”。
4月3日,张女士在该院接受了舌癌扩大切除手术和双侧颈淋巴清扫术,主刀医师又为她用皮瓣再造修复了一条舌头。目前,张女士已出院。
确诊舌癌不能只看“肿瘤标记物”
“如果她早点来,手术范围会比现在小得多,手术创伤没有那么大。”医生感慨。类似张女士这样的病人并不少见,他们经常会不解:“抽血检验不出癌细胞,为什么还会被诊断为癌症?”
“医院里抽血化验检查的是肿瘤标记物,而非直接检测癌细胞。”医生指出,即使肿瘤标记物化验结果偏高,也不代表一定是癌症,例如甲胎蛋白(AFP)升高,除见于肝癌患者外,妊娠期女性、肝硬化和慢性肝炎患者均可能升高。另一方面,肿瘤尤其是早期肿瘤,在肿瘤标记物的检测中也不一定会“露出马脚”。
对于舌癌而言,由于舌体肿瘤易于暴露、取材方便,术前取小块肿瘤组织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半个小时内即可确诊,诊断准确率高达98%以上,这种手段已成为术前舌癌诊断的标准。
提醒:口腔溃疡超两周,医院就诊
医生提醒说,口腔溃疡和舌癌在发病早期症状类似,但一般口腔溃疡外观为小圆形或椭圆形,表面覆盖灰白或黄色假膜,边界清楚,周围黏膜红而微肿,具有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的特征,一到两周左右自愈。
而舌癌多发在舌缘处,呈溃疡或浸润性质硬,疼痛性肿块性生长,无自限性。因此,一旦遇到口腔溃疡超过2个星期不愈,应医院相应专科或口腔颌面外科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口腔癌症信号,千万别忽视!
1
斑点痒痛、黑痣变化
有研究发现,皮肤斑点处有疼痛或发痒的症状,可能是皮肤癌的预警信号。通常来说,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尤其是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最有可能伴随痛痒症状。
如果皮肤出现新的斑点,黑痣突然增大或出血,皮肤疮口久治不愈,颊黏膜和舌头等处经久不愈的溃疡等,都是皮肤或黏膜肿瘤早期信号,要多加留意。
2
嘴里的白色斑块
美国癌症协会指出,吸烟人士要特别注意口腔及舌头上出现的白色斑块,这可能是口腔癌的前兆。
3
反复的口腔溃疡
口腔黏膜上(包括上下唇、舌体、牙龈等)有固定性溃疡,经治疗3至4周后仍不愈者,要警惕白塞氏病甚或口腔癌。
来源
广州日报、健康时报、新闻晨报
觉得有用,请让更多人知道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