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病,中医属“狐惑症”范畴。《金匮要略》云:“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健脾散邪汤主之。”近人多用健脾散邪汤,治则重调经养血,使营卫和,冲任调。方中佐以安神、解毒、化湿之药,则经调病去,为治疗狐惑病另辟一径。
健脾散邪汤属于处方中药,是根据症状表现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药物配伍搭配而成,纯中药进行熬制,不掺杂多余物质,以达到最佳效果。健脾散邪汤讲究因症施宜,随症加减,灵活辩证帕金森。方药经熬制后为汤药包装,使用方便,真空包装不易损坏,携带方便,安全卫生,药物的选取经过严格筛序与配伍,以求避免造成“方不准,药不灵”的后果。处方从肺、脾、肝、肾不同方面立意调整,分步骤的,对症治疗白塞病。
健脾散邪汤VS白塞病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清肝泻火,理气解郁
根据情况详细辩证,清心降火,导热与湿邪从小便而出。若发作源于情志过极,肝经火旺,可疏肝泻火、清热凉血;若出现高热烦渴、大便秘结、腹胀腹痛、血象明显升高,血沉、CRP急剧增高者,可清气除热,通腑泻浊。
第二阶段:滋补肝肾,通阳活血
本病为全身性广泛性的小血管炎症性病变,故此期的治疗应是清解余邪、活血化瘀。若余邪较重,加用柴胡疏肝散。口腔或外阴溃疡好转、发热、便秘、腹胀、腹痛基本消失,血象、血沉、CRP等开始下降或基本恢复正常。
第三阶段:扶正祛邪,解毒敛疮
初发患者或虽多次发作但无重要脏器受累者常无明显的阴阳气血偏盛偏衰表现,故此期治疗的原则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延长缓解期与减少复发,若有阴阳偏盛表现,当根据阴阳之偏盛衷情况,分别以治疗。
健脾散邪汤在用药上的优势
(1)千人一病,一人一方善治病者,如一锁一钥,千锁千钥,务期药证相符,丝丝入扣。根据病情变化在方剂上加减化裁,灵活变通地使用药物,照中药配伍原则,使药物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从而达到增强疗效、缓和药性的目的。汤剂内服后吸收快,对人体刺激性相对较小。
(2)传统古方,严格炮制采用传统古方配制,中药调剂人员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炮制,从而避免了造成“病准、方对、药不灵”的后果。炮制方法已非常之多,如蒸、炒、炙、煅、炮、炼、煮沸、火熬、烧、斩断、研、锉、捣膏、酒洗、酒煎、酒煮、水浸、汤洗、刮皮、去核、去翅足、去毛等。
(3)药材地道,质量上乘中药材均按照要求产地采集。中药材的产地、采集与保存直接影响药性和疗效,我国古代就尤其强调这一点,其脉案用药都要标明所用药材之产地。这是因为,只有质佳而品色皆优的地道药材,才能保证药效。比如有些患者朋友在选择中药的时候,只看价格不讲质量,结果造成花钱不治病,大夫水平高而吃药不见效,就是这个道理。
(4)传统手工,砂锅煎药部分药物采用原始的手工砂锅煎药法,先煎、布包、后下、烊化、冲服等严格按照古方要求操作。机器在煎过程中是高压的环境,中途不能打开,从而做不到先煎后下,但是用砂锅煎药可以灵活控制,工序虽繁,直接关系到中药的临床疗效。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