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谈会上28万元的环保罚金免了

中科医院 http://m.39.net/pf/a_5154126.html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讯(记者/廖明通讯员/杨桦)“心怀忐忑地去,满心欢喜地回,其间是无地自容的愧。”4月26日,株洲工大包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大包装”)负责人周水洋,被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约谈后,这样总结心路历程。

心怀忐忑,是因为在今年3月初,“工大包装”因未正常运行治污设施,被环保执法人员抓了现行,公司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满心欢喜,是因为在约谈过程中,得知企业符合“生态环境轻微违法免罚”政策的相关要求,28万元的行政处罚罚金被免除。

3月3日,电力大数据+环境监管平台信息显示,“工大包装”的治污设施疑似运行不正常。环保执法人员现场检查发现,其治污总设施在运行,但光氧工序未通电运行,当即以“不正常运行治污设施”对企业立案调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工大包装”的违法行为,可处罚款10万元至万元,案审会最终确定罚款28万元。

约谈中,周水洋表示,光氧工序未通电运行,实属工人操作纰漏所致,“整个设施都是持续开着的,光氧这部分,每天用电不到3千瓦时,没有故意关闭的必要。”

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瞿众迎介绍,3月3日的现场检查之后,环保执法人员又多次对“工大包装”进行突击检查、监测,其治污设施均正常运行,污染物排放达标。考虑到该企业属于首次环境违法,且危害轻微并积极整改,其在日常监管中环境守法信用优良,市生态环境局经局务会集体研究之后,决定根据《株洲市生态环境局关于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项措施》相关规定,对“工大包装”免予处罚,但企业需在《株洲日报》向公众致歉。

“企业犯了错误、违了法,受罚理所应当。但我们的政府部门,从企业实际出发,为企业发展考虑,用教育警示、主动帮扶,代替执法处罚,这是为企业纾困送上的真温暖。”周水洋说。

廖明

受株洲市生态环境局邀请,记者全程旁听了这场约谈会。

与其说是一场约谈会,不如说是一堂环保普法教育课:30余分钟,仅有不到10分钟在谈论案件本身,剩余的时间里,是环保执法人员以案为例,向企业宣讲各项法律法规,告知企业环保生产、绿色发展的重点注意事项,并为其出谋划策。最后将企业符合“生态环境轻微违法免罚”政策相关要求,免去28万元罚金的决定,告知企业负责人。

赘述一场约谈会上的诸多细节,在于记者认为有其样板意义:比之于严管重罚,严管重教更能让监管对象信服,重教比重罚,更温暖,也更有力量。

时下,“市场主体培育年”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为企业纾困增效,相关部门也在积极行动。不论是培育市场主体,还是为企业纾困增效,都需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需要“放水养鱼”。

希望更多的政府行政执法部门,重监管更重服务,在入企监管和服务中防微杜渐,正确引导;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对违法情节、危害都比较轻微的企业,慎用“自由裁量权”,杜绝“以罚代管”和“一刀切”,严管之外更需重教,让市场主体、各类企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和关怀。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eyangmaoyi.net/jbgs/10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