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中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路径对比与合作前景论文概要全球气候治理和绿色发展对煤炭能源未来可持续开发利用带来了挑战。尽管全球达成了控制煤炭使用以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的共识,但中美两国作为煤炭能源大国,短期不具备放弃煤炭使用的条件,煤炭的低碳转型成为两国共同面临的问题。笔者从中美两国分别提出的煤炭能源清洁高效利用计划出发,分析了当前中美两国煤炭发展面临的问题、清洁高效利用计划的异同,并比较了两国气候政策以及在煤基能源规模化碳减排主要技术路线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示范应用等的最新进展与走势。分析指出,在当前国际形势和两国关系背景下,要寻找中美两国相关领域未来合作的窗口和机遇。作者简介姜大霖(-),男,辽宁瓦房店人,经济学博士(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经济学方向),现任神华科学技术研究院(国家能源集团技术经济研究院)战略新兴产业研究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经济与政策、气候变化与能源低碳转型、碳市场与企业碳资产管理。主要内容在全球绿色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下,煤炭的开发利用受到各方质疑。巴黎协定框架下,目前已有多个国家提出了中长期低碳发展战略,很多国家提出年前实现碳中和,习近平主席年9月在联合国大会上也首次向国际社会承诺中国努力在年之前实现碳中和。但同时,煤炭在全球能源生产消费中碳排放的比重依然居高不下,尤其是对中美两国来说,煤炭仍是重要的一次能源。在当前中美关系呈现出全面对抗的背景下,煤炭合作是中美两国为数不多的对话窗口,对比中美两国煤炭清洁高效的发展问题,对两国当前解决能源安全问题、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以及改善中美关系问题或具有重要意义和潜在机会。首先,简要分析了煤炭在中美两国能源体系中的现状与问题。指出,中美两国同为煤炭资源、生产和消费大国,煤炭资源的储量丰富、风险性低、成本低等特点使得未来煤炭在中美两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中仍将保持重要地位。但这对于两国环境保护、温室气体减排和相关产业发展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如何将煤炭变得清洁、高效,成为中美两国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其次,重点阐述了中美两国不同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计划。美国能源部(DOE)于年11月公布了“CoalFIRST”计划,包含灵活Flexible,创新Innovative,弹性Resilient,小型Small,变革Transformative等主要内容,旨在开发未来先进的燃煤电厂,为美国消费者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近零排放电力。其中,燃烧后的碳捕集是“CoalFIRST”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年以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逐渐成为中国环保与能源政策的重要内容;年,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纳入中国《“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面向年的重大科技项目。煤炭的绿色开发、高效发电、清洁转化、煤炭污染控制以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成为当前中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eyangmaoyi.net/jbgs/10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