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密达+地塞米松对付口腔溃疡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
口腔溃疡(或称“口疮”),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浅性溃疡,大小如米粒或黄豆大、成圆形或卵圆形,溃疡周围有充血。临床应用表明,思密达与地塞米松合用,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显著且见效时间也快。
分析:思密达(蒙脱石散)是治疗腹泻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药物,该药对粘膜表面有很强的覆盖能力,能使溃疡面与外界刺激隔绝,有利于溃疡面的恢复。地塞米松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较强的抗炎、抗过敏作用,能减少溃疡面的炎性渗出,加速溃疡的愈合,二者合用可起到良好的协同治疗效果。
方法:思密达(3克/包)1包,加配地塞米松(0.75克/片)4片,研磨成粉调和均匀,用消毒棉签取药物置于溃疡面,半小时内勿喝水或进食,1日3-4次。经临床验证,有人本法治疗30例口腔溃疡,26例显效,有效4例,总有效率达%。一般用药3-5天即迅速减轻疼痛、加速口腔粘膜愈合。有人用本方法与中药锡类散比较,证明前者疗效更优。
反复口腔溃疡暗示啥病
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 冯爱平
在临床上,经常能看到有些人出现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四季不断,深受其扰。其实这已不单单是口腔问题,而是全身疾病的体现,特别是一些免疫系统疾病,不仅表现在皮肤还会损害黏膜,下列几种情况是造成“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原因。
缺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微量元素锌、铁、叶酸、维生素B12等时,会引发口角炎。很多日常生活行为可能造成维生素的缺乏,如过分淘洗米、长期进食精米面、吃素食等,很容易造成B族维生素的缺失。
精神压力大。工作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神经功能紊乱等也会让口腔溃疡反复“光顾”。
胃肠道疾病。胃肠道疾病患者易发口疮的一大重要原因是,常见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便秘、痔疮等影响了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有效治疗胃肠道疾病是解决复发性口疮的“根本途径”。
激素波动。有些女性每到经期或月经前后就会出现口腔溃疡,自愈或治愈后下月行经时依然会出现,疼痛难忍。主要是体内黄体酮水平增高而雌激素的水平降低所致。
免疫系统紊乱或免疫缺陷。反复发生多发性口腔溃疡,同时或前后伴有外生殖器溃疡;皮肤出现痤疮、毛囊炎;眼睛不适、视力下降,应考虑白塞氏病。口腔溃疡前后伴有脱发,颜面部紫红斑,关节疼痛等症状时可能是红斑狼疮所致。口腔溃疡伴有持续发热,频繁感染应考虑血液系统疾病
肿瘤。年龄较大且口腔溃疡病史较长的患者,如出现溃疡面较深较大,口腔不明原因的肿块应警惕口腔黏膜癌变可能。
口腔溃疡难愈可能是白塞
白塞病是全身免疫系统疾病,反复的口腔、会阴、食道、肠道溃疡是主要症状
□韩毅
口腔溃疡在很多人眼里只是“小毛病”,但小伙子阿龙却被这个“小毛病”困扰了一年多。他口腔里的溃疡此消彼长,吃药打针总不见好。近医院的医生为他进行了针刺试验,终于找到了病根儿,原来阿龙得了白塞病。
前不久,阿医院就诊,医生建议其住院治疗。口腔科医生一边给阿龙进行对症治疗,一边积极探寻阿龙反复口腔溃疡的真正病因。在治疗期间,医生和护士发现了阿龙一个不同于常人的表现:一般人打针后,针眼处仅会留下点状瘢痕,但阿龙的针眼处却是一个个米粒大小的红色丘疹,有的还形成了小脓疱。针对这一情况,口腔科医生联系该院风湿免疫科医生对阿龙进行会诊。经过会诊,医生们怀疑阿龙患的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白塞病,便为阿龙做了针刺试验。
风湿免疫科副主任侯晓强说,白塞病又叫做贝赫切特病,是一种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病因不明,基本病理改变为血管炎。该病可侵害人体多个器官,主要表现为口腔和会阴部反复溃疡、皮疹、下肢结节红斑、眼部虹膜炎、食道溃疡、小肠或结肠溃疡及关节肿痛等,需要规律地进行药物治疗,不治疗则预后不好,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侯晓强说,由于白塞病的症状与口腔溃疡等疾病十分相似,因此常常漏诊和误诊,延误治疗。但这种疾病也有一种简单的诊断方法,那就是针刺试验。据了解,针刺试验就是用无菌的针头刺入患者皮肤内,24~48小时出现米粒大小的红色丘疹脓疱即为阳性,再结合临床其他检验结果便能确诊白塞病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