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情况小记
年7月15日上午,我在跟师钮老学习中遇到这样一个特殊病例: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向师父陈述自己的怪病:多年来口腔溃疡反复出现,同时下阴也时生溃疡,往往是上下症状交替出现,时而上重下轻,时而下重上轻,医院均未彻底解决,近期下阴溃疡发作少,但又多了胃病,口疮起时胃无不适,口疮下去胃又会疼痛,如此折腾得老人茶饭不思,烦闷不安。
钮老耐心倾听患者的口述,查阅既往病例并诊脉后,对我们说:此为“狐惑病”。为患者开具处方不过8味药,这一反钮老的用药常规,因钮老传承施派(施今墨),用药特点为大方对药,如此小方令诸弟子很是不解?
钮老说:此方乃甘草泻心汤,为张仲景所创,专用于治疗狐惑。随后,钮老为患者施针,并嘱其忌口,每周针刺3次。
8月10日,该患者复诊,反映经9次针药结合调治,症状全面减轻,欣喜之余,自拟一封病情介绍同时表达对钮老的感激之情。内容见下图??
通过查资料,我了解到“狐惑”也称白塞氏病、贝赫切特氏病、眼-口-生殖器综合征,是一种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属于血管炎的一种。其可侵害人体多个器官,包括口腔、皮肤、关节肌肉、眼睛、血管、心脏、肺和神经系统等,主要表现为反复口腔和会阴部溃疡、皮疹、下肢结节红斑、眼部虹膜炎、食管溃疡、小肠或结肠溃疡及关节肿痛等。
白塞氏病需要规律的药物治疗,包括各种调节免疫的药物,不治疗则预后不好,严重者危及生命。
钮老对此病的见解诊余,钮老为我们讲解:中医理论中有“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味也”。脾的主要功能是主运化,即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湿。运化水谷精微可将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转输供养全身,口腔得养,口腔黏膜及功能正常,故有“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之说。若脾虚不运则气血津液生化乏源,则可引起机体失养,脏腑功能虚损等一系列病理表现。在口腔方面,可导致黏膜功能低下,抗病能力降低而出现溃疡。脾的运化水湿功能可维持人体的正常水液代谢,如脾失健运则水湿内停,郁久化热,湿热内蕴,上蒸于口,可导致口腔黏膜糜烂而诱发本病或加重病情。
钮老认为,此病例患者的脾胃功能受多方面损伤,导致脾不运化,湿热内蕴,湿热毒邪循经上蒸,时而下注,阻滞经脉所致。如该患者长期患病,心理压力较大,致情志不舒,肝郁气滞,肝木乘脾,且长期不正当服药治疗,损及脾胃;患者素体脾虚,饮食不节,以致湿热毒素内停。因湿为阴邪,其性粘腻,故本病起病缓慢,症状开始不易察觉,病情反复缠绵难愈;湿邪日久不化,郁而化热而致湿热内蕴;湿热上蒸则口舌生疮,下注则阴部溃烂;湿热困于脾胃,脾气壅滞、胃气不降则见胃脘疼痛不适。
各家对此病的见解“狐惑”:狐,指狐狸,因本病以口咽、前后阴溃疡为特征,病程长,病情起伏不定,这与狐性多疑,居处潮湿幽隐相似,取类比象而命名。“惑”下从心,“心犹豫而狐疑”,“狐惑”是取其狐疑惑乱之意,反映了对疾病的特殊部位和症状的此起彼伏,缠绵难愈产生的狐疑惑乱。
狐惑病首次见于《金匮要略》,经文见《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嘎,甘草泻心汤主之;”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狐惑》:“古名狐惑近名疳,狐蚀肛阴惑唇咽。”
钮老的中药治疗方法及理论依据钮老认为:历代医家意见不一,有因伤寒而变成;有湿热毒气所为;有谓虫蚀上下也。但一致认为该病与湿热相关,现多认为湿热化生虫毒,腐蚀机体。
01
《伤寒论》原方
甘草四两黄芩三两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黄连一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02
钮老处方
生甘草30g生地黄30g党参12g
酒芩10g法半夏12g黄连6g
大枣10g干姜6g
03
方解
钮老所用甘草泻心汤《伤寒论》原方六味药:甘草、黄芩、干姜、半夏、大枣、黄连,再加生地、党参。甘草泻心汤原方取缓急和中之法,甘草,大枣?中虚,缓中急;半夏降逆止呕;黄芩,黄连泻阳陷之痞热;干姜散阴凝之痞寒,是寒热并用的方剂。钮老加味生地,用于滋阴凉血清热;以党参代人参,功于健脾益气?中。
此方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清热解毒,护胃化湿而无冰伏之虞,实乃古为今用之范例。
钮老还讲到:甘草泻心汤是粘膜修复剂。就范围而论是针对全身粘膜而言的,不仅包括口腔、咽喉、胃肠、肛门、前阴、还包括泌尿系粘膜乃至呼吸道粘膜,眼结膜等等。就病变类型而言,既可以是粘膜的一般破损,又可以是充血、糜烂,也可以是溃疡。临床表现或痒、或痛、或渗出物与分泌物异常等,因其病变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弟子们遇此症状皆可用此方施治,但要辨证用药。
钮老的针灸治疗方法及理论依据李姓患者之狐惑病见效快,除应用经方外,还配合了针刺治疗,钮老运用毫发金针胡荫培教授的传世经验方:
取穴:地仓、承浆、廉泉、合谷、曲泉、阴陵泉、太溪、行间。
手法:合谷重刺激,捻转1分钟;余穴直刺或斜刺,予平补平泻法。诸穴留针30分钟,每周针刺3次。
钮老治疗疑难病症推崇针药结合施治,他的观点是:针药配合运用能起到1+1大于2的效果,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针刺经络可调节和改善脏腑功能,与中药治病相辅相成,标本同治,有助于疾病早日康复。
钮韵铎主任医师内科、针灸科主任医师。著名中医临床专家,从事中医工作50多年,金针研究学会名誉会长。多年来潜心研究针药结合治疗疑难杂症。主治:急慢性咳嗽、哮喘、顽固性头痛、眩晕、发烧待查、冠心病、失眠、嗜睡、抑郁症、干燥综合征、慢性口腔溃疡、自汗、盗汗、各种胃病、慢性肠炎、糖尿病、浮肿、泌尿系感染、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痛风、面瘫、面痛、面抽、中风偏瘫、小儿脑瘫、外伤性截瘫、丹毒、带状疱疹、急慢性湿疹、顽固性瘙痒症及儿科、妇科疑难杂症均有自己独到见解和丰富经验。曾出版个人专著《金针再传》一书。发表中医学术论文30余篇。
应诊时间:
星期一、三、五上午(海运仓中医门诊部)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中科荣膺公益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