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生态环境部公布了“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山东省9个城市入选,青岛位列其中。年7月,省政府印发《山东省“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提出,到年,全省基本建成“无废城市集群”的目标要求。根据国家、省、市对“无废城市”建设的部署要求,青岛市生态环境局会同有关部门、单位编制了《青岛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11月14日,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实施方案》相关情况。
青岛奥帆中心零碳社区项目。观海新闻/青报全媒体记者宋新华摄
据介绍,《实施方案》在系统梳理国家和省“无废城市”建设指标要求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市“无废城市”建设形势,与“十四五”时期的重点任务充分衔接并合理延伸,从8个方面提出了30项措施63项任务,确定了60项指标体系,包括25项国家必选指标、30项可选指标和5个特色指标。逐条逐项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全力抓好推进落实。
/建设目标/
《实施方案》提出,“无废城市”建设目标是:到年,“无废城市”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水平持续提升,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充分发挥,基本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网”,“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固体废物产生强度低、循环利用水平高、填埋处置量少、环境风险小的长效体制机制逐步完善。
/重点任务/
从8个方面发力
为实现“无废城市”建设目标,《实施方案》明确青岛将重点从8个方面发力。
●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到年,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20家,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施用量较年分别下降6%和10%,全市建成“无废城市细胞”不少于个。
●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强化工业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
到年,具备条件的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2%。
●推进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促进农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到年,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92%,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7%,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做好分类收集处理,促进社会源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到年,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运输体系,城市居民小区和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均达到%。
●推广绿色低碳建筑,提升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水平
到年,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达到50%,全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5%。
●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切实防控危险废物环境风险
完善危险废物收集体系,完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建设。到年,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
●推进陆海协同共治,强化海洋固体废物综合治理
到年,沿海主要港口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置率达到%。
●加强四大体系建设,提升系统保障能力
构建全方位的“无废城市”建设体系,营造创建“无废城市”的浓厚氛围。
/新闻内存/
什么是“无废城市”?
“无废城市”不是指没有固体废物产生或固体废物完全资源化利用的城市,而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即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不仅更注重环境保护,还在于让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利用率更高、社会效益更好。
/你问我答/
记者:“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请问在“十四五”时期,我市会有哪些具体举措?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牛永波:为落实《青岛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我们将持续强化《青岛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条例》作用,进一步完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机制体制,重点做好政策体系建设、产业园区规划、新技术新设备研发等工作,规划期内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力争达到75%,完善推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青岛模式”。创新开展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将其融入“城市双修”,在平度东窝洛山、莱西废旧矿坑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全面推广绿帆万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零碳工厂“五个零循环体系”先进经验。
记者:请问在“无废城市”建设期间,我市对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规划建设方面有何打算?
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马锦秀:“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围绕无废城市创建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继续加快推进各片区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推进资源循环、开放亲和、生态环保的垃圾处理体系建设。推动完成胶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即墨区生活垃圾焚烧二期建成投运,尽快形成焚烧处理设施全域布局;因地制宜布局厨余垃圾处理设施,适时启动城阳区、西海岸新区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构建处置能力与源头分出量相适应的分类处理系统。此外,还将积极探索装修垃圾分拣处置机制,设置装修垃圾中转分拣场,打通再生骨料、可回收物、轻质可燃物等协同处置渠道;推进大件垃圾分拣和处置场选址、建设工作,满足大件垃圾处理需求,为全面创建无废城市、匹配垃圾分类终端处理打好坚实基础。
记者:请问我市发展生态农业在助力“无废城市”建设方面有哪些创新做法?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级领导干部徐振峰:目前,青岛市年产粮食万吨以上、肉蛋奶万吨以上、蔬菜万吨以上、果品万吨以上。这些农产品的产出,必然带来农业固体废物的产生。据统计,全市每年产生农作物秸秆万吨、畜禽粪污万吨、废旧农膜2.4万吨、农药和废料包装废弃物吨。我市根据不同农业固体废物的特性,坚持法制统领、分类施策、统筹推进,率先在全省以市政府令的形式发布了《青岛市农业废弃物管理暂行办法》,我市的做法和经验在全省得到推广。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刘文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