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通辽日报
□本报记者李肖峰
付红艳,家住开鲁县辽河农场。从小康之家到建档立卡贫困户,从微商脱贫到电商挣钱,中间还穿插帮助同样经历的村民,起起落落,她的经历说起来极为精彩。
付红艳的故事还得从8年前说起。年的一天,付大姐突然发现自己出现了皮肤过敏现象:身上多处部位反复溃疡,喘气甚至都有些困难,整个人也没有力气,在室内只有戴上口罩才能舒服些。“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我得了白塞氏病,这是一种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根本无法痊愈。”
确诊以后,付大姐为了治病东奔西走,前后花去医药费15万元,这其中不光包括自家的多年积蓄,还有亲戚朋友的借款。原本一个小康之家很快变成了贫困户。“年,马上就要走投无路了,就在这个时候,我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农场开始对我们展开扶持工作,一下就缓解了全家的燃眉之急。”
然而,好景不长。年,付大姐病情加重,医院一度下达病危通知书。到了最后,每天的生活就剩下躺在炕上迷迷糊糊睡觉,用她的话说,那时候感觉人生都没了希望。
在最消沉的时候,村包联干部、辽河农场妇联主席于萍来到了付红艳身边,“现在时兴做微商,我看有人拿着一部手机就挣钱了,你有经商经验,要不也试试?”几乎没有成本,设备也只需要手机,在于萍的轮番鼓励下,付大姐怀揣微弱的希望,“死马就当活马医”地参加了开鲁县妇联组织的电商直播培训。
学成归来,付红艳准备好直播设备,学着老师的样子,开启了她的微商生涯。初期,她主要经营蘑菇、木耳等山货的销售,每天发朋友圈宣传、进货、分装、卖货……销售渐渐走上轨道,不亦乐乎的忙碌让她忘记了病痛,“挣钱是真高兴呀,人心情一好,病也就好了一大半儿了。”
到年年底,做微商一年付大姐就挣到了1万多元。再加上家人的辛勤劳动,小家不仅脱了贫,她的病情也奇迹般地稳定了下来。之后,付大姐入驻了更大的平台,顺利从微商转型为电商。线上线下联动,经营范围也不断扩大,米面粮油、化妆品,篷布、化肥等农资,牛奶、蜂蜜等副食品,拖鞋、洗衣液等日用品,只要是农村需要的她都经营,年收入更是蹭蹭上涨,2到3万元的数字让付大姐笑得合不拢嘴。
随着经验的积累,付红艳的电商经营更为顺风顺水。现在,她不仅从网上能为乡亲们淘到实惠的商品,还积极把她们当地的土特产、农副产品销售出去。去年,村里邵家5亩地的小米,付家20多亩地的白面和10亩地的荞面都在付大姐的帮助下销售一空,她也成为了她们农场销售方面响当当的一位“达人”。
“啥达人啊,都是乡亲们信任我……”付红艳说,自己的这点“小成功”靠的是真诚和良心。
年,付大姐在网上购进箱地瓜。地瓜来的时候纸箱包装严密,货送到她家时,抽查结果显示也非常不错。随后,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