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地处江南地区,在临床上常遇不少口腔溃疡患者,其溃疡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曾治一患者,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数年,此未愈而彼又起。西医予其激素常其口服维持1年余,免疫指标下降,因担心激素长期服药引起不良反应寻求中医药治疗。曾于他处服用中药,予其清热泻火苦寒之剂而果欠佳。查其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投以柴胡、葛根、荆芥、黄芪、党参、升麻、麦冬、玄参、熟地、白芍、黄连、肉桂、甘草。
服药1周后患者诉溃疡较前已好转,且本周无新发溃疡出现,继服前药,前后共服药近3周。3月后再遇患者,其诉近3月来无明显溃疡发作,复查免疫指标已近恢复正常,开始停用激素。因其后未见该患者,现况如何难以得知。
本人临床观察发现,有不少口腔溃疡患者其证往往虚实相夹,其热证虽显但并不明显,同时常常兼有脾胃虚弱之象,舌质多淡而苔薄白。投以苦寒之剂常常效果欠佳,因其脾本虚弱,中枢职能弱化,一味寒凉反使其凝固不动,脾胃更受其害。单纯投以补剂又疗效缓慢,迁延日久患者难以坚持长期服药。所谓“阳道实,阴道虚”,治疗以虚实同治,取李东垣火郁发之义,以柴胡、葛根、荆芥等辛散之品发其郁火,黄芪、党参以振发脾阳,麦冬、玄参、熟地、白芍以补其虚,同时避免升散太过。黄连、肉桂合用,取交泰之义,”水能升而火有降“。其中升麻一味,不仅为升提之用,裘沛然裘老指出升麻于金元以前之本草中乃为清热解毒之要药,对于治疗口腔溃疡、白塞氏病效果显著,其用量多在15至30克之间。余在临床对于此类病症常用10-15克以上,效果颇佳。
以上即是本人在临床实践中对此类口腔溃疡治疗的一些心得体悟。从事中医时间越久则越发感受到中医之博大精深,十余年来仍感只是管中窥豹未得其全貌,在此抛砖引玉,希望大家批评指正,也将各自的临床经验心得一起分享探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