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是!
别人我不知道,反正对我而言,遴选真的不是个摆设!
为什么?
1、因为我再也不用每天累死累活了~
在基层工作的时候,真的是忙的忙死,闲的闲死,我在原单位的时候,像什么走访群众、写材料、作报告等都是我一个人的事儿。想偷个懒儿,休息一下,根本不可能的事儿。
来到省直之后,分配给每个人的工作都很合理,各自管好各自负责的任务就行,再也不会出现一个人干三个人活的情况了。
2、因为我再也不用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了
在基层工作的时候,感觉自己好像什么也做不成。因为没有人脉关系,感觉和外部单位沟通总是没有办公室的其他人做的好,所以,在后来的工作中渐渐的开始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
但是来到省直之后,自己的工作有时候会涉及省内重要决策或者改革的工作内容,看到自己写的稿子和提出的意见得到上级认可时,感觉到满满的成就感,原来不是我能力不行。
3、因为我再也不用省吃俭用的孝敬父母了
在基层工作的时候,每次发工资都想着给父母买些礼物孝敬一下,但是到手的工资出头,抛去自己花费的部分,再还还车贷后所剩无几,连给父母买个保养品的钱都没有~
但是,来到省直之后,收入和待遇得到明显的提升。首先是基础工资得到了提升,其次一个月还能有的房补和的车补,这在原单位是没有的,另外,还有各种奖金、绩效,一年下来到手能有个7/8w,最后除去自己的开销,孝敬父母后还能剩下一点存起来,我感觉非常满足~
以上就是遴选之后,对我个人的改变,看到这里的朋友们,还觉得遴选是一个摆设吗?
真心的奉劝在基层摸爬滚打的各位,不管是中央遴选,还是省市直遴选,趁早下定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现状~
作为三战遴选才上岸省直的过来人,我也总结了一些自己备考遴选时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尽我所能的给备考遴选的各位小伙伴们提供一些帮助,让你们能少走弯路,早日实现上岸的目标~
篇幅较长,记得先点赞再收藏,以后再慢慢细品~
遴选备考第一步——抓住核心
遴选是往上级j关输送人才,所以上面要的是那些文字功底好,语言表达能力强以及能干实事的人,只有我们抓住了这些遴选备考的核心内容,才能知道自己备考努力的方向。
简单点说就是,想要遴选拿到高分,必须做到“能文能武”。
▋能文——拥有材料写作的能力
材料写作这方面,对于长期从事材料岗的各位考生来说,可能不算难事,但是对于一些事务性岗位工作的人来说,就需要在备考中多注意锻炼自己写作的能力了。
不过,无论平时写作水平怎么样,备考遴选想要拿到高分,还是得掌握以下写作技巧:
?框架有层次
写作的层次是文章写作中的基础要求,一篇好的文章不是通篇大白话,而是要把大白话写成一段一段的故事,吸引着读者继续看下去。
所以,在写作的时候,开头尽可能的精炼,比如使用一些名人名言来吸引阅卷老师的目光;正文部分分段书写,每段段首点明论点,可以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的知道你书写的内容;最后结尾升华主题,比如发出呼吁,或者再次点出中心论点,前后呼应。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具有层次感,不会让阅卷老师读起来像一潭死水~
?内容上有高度、深度和亮度
高度就是在写文章的时候,摆明自己的思想站位,根据问题提供的材料,联系实际的工作来看待问题,比如省直遴选站在省直j关的角度思考,中央遴选站在bu委的角度看问题,方便我们抓住问题的核心来构思内容。
深度就是在写文章的时候,要多思考,多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或者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而不是在空喊口号,可以在文章中引入一些z策理论知识,像“脱贫工作、战略思想、和平与发展”等内容,使文章更加有深度~
亮度就是在写文章的时候,多加入一些名人名言,能够一眼就吸引到阅卷老师的目光,比如多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像拟人、对比、排比等等,举个稳就业的例子,可以这样写:“打通稳岗脉,打通拓岗脉,打通送岗脉”,这样的文章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上面说的这些要点,是我们写作的高分核心,但是所有的技巧都离不开勤加练习,要想文章写得又快又好,平时要多多练习,这样我们写出来的文章才能脱颖而出。
▋能武——拥有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
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也是遴选考试的核心之一,更是遴选考试的重点考察内容。
反映在备考当中就是要学会做题的思路,这一点我是跟着姜宇遴选全课学习的,老师会根据遴选考试的各种题型,手把手的讲解应该从哪个角度切入解题,运用什么样的做题方法,最后怎么结合实际提出可行的对策。
比如我之前在做案例分析题的时候,总是发愁不知道如何写才能拿高分,后来跟着老师学习之后,才慢慢找到写题的诀窍。
举个案例分析题中看法启示类的问题,老师在拿到此类题型后,会先教给我一个解题的技巧,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指的是点出材料主题,揭露问题的本质,为什么指的是辩证的分析问题,从积极和消极的两方面看待,怎么办指的是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可行的对策或者带来了什么启示。
我按照老师讲解的做题思路去练习做题,一个题型一个题型的过,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答题思路,后面再遇到同类型的题目时,我可以很快的找到切入点,最后以笔试85.3分成功上岸。
遴选备考第二步——熟悉题型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分为归纳概括,分析评价,提出对策三类,虽然题目的类型不同,但是考察形式是相同的。都是先给定一段材料,然后再提出一个实务型的问题,考生依据材料来回答问题,不过答案也不能只源于材料,还需要结合个人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来作答。
这部分我是直接跟着姜宇遴选全课学习的,老师也总结了一个答题模板,我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就是“审、找、框、答”,审的意思就是审清题目内容,找的意思是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框的意思是根据关键词分析材料内容,列出答题的框架,答的意思是结合材料、联系实际作答。
★公文写作
公文写作类型题目比较灵活,常见的有公文改错、拟定公文、讲话稿、倡议书等类型。在答公文写作时,要遵守以下的要求:
一是公文格式千万不能出错,可以多看看公文写作的范文,或者直接去单位内网下载公文格式模板进行背诵。
二是篇章结构和内容要有联系,在写公文写作的时候,开头主要是阐明写作缘由,中间写上要表达的内容,最后结尾强调文章的主旨或意义,落款要注意日期和发文j关千万不能出错。
不管哪种公文写作的类型,都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掌握,所以我在备考时,每个周末的晚上我都会练习公文写作,背诵公文写作的格式,只有把功夫下在平时,才能最后取得最好的效果。
★大作文
大作文是遴选考试的重中之重,占比分值很高,要想拿到写作的高分,必须保证文章中心明确不跑题,结构严谨有层次,内容有深度有亮度。
另外,最重要的是z策理论知识的掌握,也会影响写作的分数。所以,平时我会多看看人民日报或者半月谈上的时评文章,学习一些写作用的语句,像标题、段首句等等,积累一些理论知识,像教育类的文章,可以积累人才强国,教育兴国的战略,环保类的文章,可以积累绿色、节能的发展理念等等。
遴选备考第三步——练题巩固
练题是遴选备考的关键一步,切记要用真题来练习。
我在练题的时候,会把每套真题卷子刷三遍以上,将所有题型都吃透,不放过任何一个题型。
第一遍:分类分版块练习。将真题分成案例分析、公文写作、大作文三种题型进行练习,做的时候不用担心时间,只为了将每个板块的题型都完全掌握,写的时候还要用在方格答题纸上书写,因为考试的时候都需要手写,平时这样练习,不仅可以练字,还可以了解怎么在限定的字数要求内谋篇布局。
第二遍:整套卷子练习。按照实际考试的时间,做完整张真题卷子,看看自己在哪些题型上过于浪费时间,及时的进行调整,避免在真正考试的时候出现做不完的情况。
第三遍:分析整理。将做过的所有真题,按照对应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像社会治理的题是一类,民生建设的题一类等等,按照这样分类后,再去做上一遍,看看自己哪类题型不熟悉,直接复习对应的知识点就行。
以上就是我在备考时使用的复习方法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后,只要你能行动起来,认真备考,遴选上岸一定就在不远处等着你~
#姜宇遴选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