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消耗、降低垃圾量是地球居民的共同目标。
当我们说“我把垃圾扔掉了”,这并不意味着消耗减少,垃圾量降低。这只是代表垃圾从眼前不见了,我们扔掉的垃圾不会因为清洁人员的扫帚一挥就凭空消失。垃圾最后会进到填埋场,破坏我们珍贵的环境,不仅会污染土壤与空气,还浪费了最初制造这些东西所使用的资源,以及每年几十上百亿的垃圾处理费用。
当“环保消费”的概念在市场上引起一股新风尚,“少即是多”的绿色消费理念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渐渐形成一种自发的习惯,选择更加绿色环保的产品也渐渐成为常态。
“少即是多”推崇的是一种“轻物质,重体验”的生活方式,但是这种生活方式并非如同“苦行僧”一般地节约与忍耐,而是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地节约资源。
这样的解释仍然让人很难懂,那就可以试试看“零废弃生活”所提倡的5R原则:“拒绝”(Refuse)你不需要的;减少(Reduce)你需要的;重复使用(Reuse)你消费而来的;回收(Recycle)你不能拒绝/减少/重复使用的;分解(Rot)剩下的残渣做成堆肥。第一个和第二个R着重避免垃圾的产生,第三个R指引你走向深思熟虑的消费行为,第四个和第五个R则会谈论到如何处理废弃物。
5R原则的“零废弃”同“少即是多”的生活方式大同小异,虽然都不能做到%的回收利用,但只要按照顺序去执行这五个步骤,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回收和循环利用,减少终端垃圾处理量,最终做到零填埋或零焚烧。
所以关于环保消费:少即是多的生活方式并没有那么难?
『关于食物』
购买食物时,避免挑选那些过度包装的,尤其是使用塑料包装的商品,减少使用塑料袋。塑料袋的有害成分包括增塑剂、邻苯二甲酸盐,这些成分长期接触到食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最好自备购物袋,它可以定期清洗消毒,重复使用。
还可以尝试用厨余垃圾进行堆肥,等它们降解以后来种植花草。
『关于衣服』
如果你想精简自己的衣橱,除了“扔~扔~扔~”,还有更加合理的方式!
售卖二手服装,在互联网时代,可以利用二手平台,将不再需要的衣服转卖或赠送给需要的人,通过转移衣服的归属,来实现循环利用。
旧物DIY,DIY比较适合有时间也喜欢手工制作的人,可以将不再需要的衣服裤子裁剪制作成抱枕、靠垫以及宠物的衣服。
当然为了减少麻烦,在买衣服的时候,尽量少而精,选择可以持续穿数年的经典款衣服更加环保,而非追赶一时的潮流。
『关于日用品』
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比如一次性餐具与环保餐具相比,尽量选择使用可以清洗、重复利用的环保餐具,一次性餐具中可能含有塑化剂、荧光物质等可致癌物质,不仅不环保也会危害人体健康。
“环保消费:少即是多”的生活适用于每一个人,它的精髓并不只是购买无包装的产品,而是向所有你不是真正需要的东西说不,再来就是要降低欲望,学习去放弃掉那些不能充分使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