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双碳战略,东方证券以绿色文化守护绿水

“践行行业文化促进高质量发展”过去一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各行各业面对种种困难,证券行业也不例外,即便在如此充满挑战的环境中,证券公司也坚守初心,秉持“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行业文化,久久为功,不断通过文化建设来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随着气候变化风险日益加剧,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进一步巩固推进证券行业文化建设工作安排》也提出,要强化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意识。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打造可持续发展新动能。近年来,公司围绕“双碳”国家战略目标和《工作安排》要求,践行绿色低碳运营,积极推进绿色金融产品、服务、模式创新,落实“绿色金融”护航绿水青山,开展环保公益活动,致力于打造具备东方证券特色的绿色文化品牌。同时,公司推动落实自身及投融资组合的碳中和规划及目标,由内而外带动员工、客户、投资者、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方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低碳发展的“东风”为金融生态圈留下深绿底色。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识别气候变化风险和机遇

作为金融企业,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态势下,气候变化等环境风险不仅会影响公司自身运营,还会通过投融资业务从实体经济传导至公司。公司基于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askForceonClimate-relatedFinancialDisclosures,TCFD)的建议框架,识别公司经营相关的气候风险及机遇,并根据识别结果采取应对措施,管理气候变化对公司造成的影响。

公司董事会负责监督公司运营带来的气候影响,年度会议上审核包含“应对气候变化”议题在内的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专业委员会负责指导碳中和目标及规划的制定及落实,识别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ESG相关风险和机遇。同时,公司通过多部门协同的可持续发展工作小组推进包含气候变化内容在内的可持续发展相关事宜。

为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并把握相应的机遇,公司综合考虑宏观政策,进行同业对标分析,结合公司内部和外部专家的意见,主动识别与公司运营、投融资业务相关的气候风险和机遇。同时,公司还评估和分析这些风险和机遇可能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产生的潜在影响,并通过推进节能减排、建设绿色数据中心、助力发行气候债券等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与此同时,公司借助ESG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能源消耗量、能源消耗强度等指标线上统一填报、整合,通过数据趋势分析,及时识别公司在气候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并采取干预措施。

发展绿色金融,为企业绿色发展提供支持

公司切实响应国家“30·60”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以及证券行业文化建设十要素、《进一步巩固推进证券行业文化建设工作安排》的各项要求,遵循“坚持服务实体,反对脱实向虚”的行业荣辱观,将绿色文化体现在投行、投资等业务中,通过发行绿色低碳相关股票、绿色债券等方式为企业绿色发展提供支持。去年以来,公司获批自营参与碳排放权交易资格,并积极以绿色投融资金融服务的方式,助力实体经济绿色转型,服务“双碳”目标。

一方面,公司积极参与和推动我国碳金融市场建设。今年1月,公司自营参与碳排放权交易资格申请获得证监会批复,成为国内证券行业内为数不多的碳排放业务持牌券商之一。随后在3月,公司又在同批6家证券公司中落地首单碳排放权交易,此举对于进一步丰富国内碳市场交易主体、提升碳市场交易活跃度具有重要战略性意义。自年起,公司积极筹备并申请此项业务资格,在碳排放权交易业务的人才储备、业务制度建设、投资策略制定、风控体系构建以及技术系统研发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准备。

另一方面,公司不断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境内业务方面,年公司主承销绿色债券43单,承销规模85.37亿元;助力8个股权融资项目,绿色低碳类股权融资规模合计达.92亿元,承销规模69.6亿元;通过公开发行、非公开发行、资产重组等方式融资.92亿元。境外业务方面,年公司承销绿色债券5只,帮助企业实现7.亿美元融资。

其中,公司实现了多种绿色债券产品的“首单”发行,为深化中国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建设提供了丰富实践。公司参与全国首单绿色科技创新可交换公司债券发行,积极承销国家开发银行年首期绿色金融债券,同时,还助力发行电建租赁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碳中和),助力瑞晨环保登陆创业板等,为企业绿色发展提供支持,支持中国碳中和目标的稳步推进。

发挥投研优势,带动各方共同推动绿色发展

在建设绿色金融生态的过程中,公司不仅仅致力于自身绿色产品体系建设,更充分发挥自身的投资研究、资源整合、市场影响力等优势,带动市场各方共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eyangmaoyi.net/zlff/112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