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杂多县小学生在草山上捡拾垃圾。 杂多县委宣传部供图中新网西宁5月13日电题:澜沧江源杂多开窗现景全域无垃圾和禁塑减废有成效作者曹永青李江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句标语在澜沧江源第一县杂多县境内随处可见。杂多县因水而得名,因生态而闻名,全域处于三江源腹地,是国际河流澜沧江-湄公河以及长江南源当曲河的发源地,是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所在地。特殊的地理区位和重要的生态地位造就了杂多在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独特性。图为杂多县境内风光。 李江宁摄年9月,杂多县正式启动全域无垃圾和禁塑减废专项行动,旨在通过全民动员、全域参与、全域治理,坚决扛起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历史使命。“前些年,我们这儿草原上垃圾很多,人们会随手把垃圾扔到草原上,渐渐的水也不清了,草长得也稀疏了,放牧的时候牛也会多少吃进去垃圾。现在大力提倡保护环境,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了,村里会定期组织管护员捡垃圾,日常的生活垃圾我们也会拉到集中处理点,草原上基本看不到垃圾了,水变清了,草又茂盛起来了。”家住杂多县扎青乡澜沧江源头的牧民罗松达哇告诉记者。全域无垃圾和禁塑减废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杂多县努力在全面推进全域无垃圾和禁塑减废上做示范,在全力打造高原宜居宜游宜业美丽新家园上出实招,汇聚起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记者了解到,杂多县官方把开展全域无垃圾和禁塑减废专项行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早谋划、早部署,及时召开全县动员部署大会,制定印发《杂多县全域无垃圾和禁塑减废专项行动方案》等8个专项行动方案,构建了“党委抓总、上下贯通、左右联动、齐抓共管”的行动体系。各乡镇、各部门分别成立领导小组,根据工作安排各司其职、协调联动、密切配合、精准发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刚开始我们这儿垃圾遍地,人们看到垃圾会觉得跟自己没关系,这几年通过宣传,人们从心理上感觉到了垃圾对环境的危害,逐渐有了环保意识,现在我们开展全域无垃圾活动时,只要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eyangmaoyi.net/zlff/11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