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696949.html
老子生活的岁月正是中国历史上诸侯争霸的时代,战事频繁,生灵涂炭,社会动荡,人民怨声载道。老子的思想与人民大众期望和平安定的愿望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希望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这个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呢?这是一个小国寡民的社会,国家很小,人口稀少。这里没有战争,大家酷爱和平,百姓质朴。许许多多的器物摆着无人使用,老百姓安土重迁,不喜欢远游,因而虽有车无人坐,虽有船无人驾驶,虽有铠甲兵器也收藏起来了。大家不求知识,不用文字,仍靠结绳记事,却可安居乐业。这些无智无欲的百姓过着幸福的生活,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他们幸福度日,与世隔绝,邻国间鸡犬之声相闻,民众老死不相往来。风景图片老子之后的很多年,中国的晋代出了一位陶渊明。陶渊明不满意现实,写了一篇《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在这个与世隔绝的美好幻想中,人们虽然只知有秦,不知汉晋,但耕者有其田,自给自足,安居乐业,其乐融融。无论是老子,还是陶渊明,他们所主张的社会山清水秀,人与自然和谐,又没有战争的污染,人民安居乐业,这是几千年来人类的共同愿望。在老子和陶渊明的年代里,战争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最大污染,老子和陶渊明希望消除这种污染。在两千五百多年后的今天,战争仍然是对人类环境的污染。山水美图有所不同的是,现代化大工业制造了新的环境污染,而且愈演愈烈。人们希望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也希望一个蓝天碧水,鸟语花香的绿色世界。就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而言,人类已经有些倒退。年的夏天,洪魔肆虐。如何避免灾难再次降临,能不能找到一个真正一劳永逸的办法,有智者想到古代,因为“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古代的自然环境确实好。我国古代若从黑龙江呼玛向云南腾冲画一条斜线,东部国土几乎全为原始森林覆盖。古代北方水草丰茂,遍地热带雨林。黄河大多数时候河水清澈,中原大地群象出没。古代南方,水患不兴,长江中游湖泊星罗棋布。这种自然环境,颇似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自然风景到了近代,人口上山,云贵川鄂湘出现高山梯田。由于大规模垦植,砍伐林木使自然林遭到破坏,森林调蓄功能丧失殆尽。雨水沖下大量泥沙,淤积起来,又使湖泊、河流调蓄功能严重减退。长江每年冲刷5亿吨泥沙,相当于世界另外三条大河泥沙冲刷量的总和。同时,人口下行,修筑堤堰,围湖造田,长江中下游多个湖泊消失,洞庭湖支离破碎。人类社会自跨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人类得到了日益丰富的物质产品。与此同时,伴随着地球上自然资源的迅速减少,“三废”等有害物质排放量增多,人类的生态环境恶化。当代社会,由于大力发展经济,而忽略环境保护,已经产生了很多的后遗症了。这些诸多的环境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然后行动起来。在这个世纪,必须要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这也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负责。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eyangmaoyi.net/zzbx/10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