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银屑病学院bull圆桌派圆桌

年9月22日《17圆桌派》圆桌对话系列论坛第九期——《从免疫失衡看IL-17在免疫性皮肤病中的地位》在线开播,本期论坛邀医院孙青教授、新疆医院康晓静教授担任本次会议主席;医院陈柳青教授、医院王惠平教授、同医院丁杨峰教授担任讨论嘉宾;中国医院姚煦教授、哈尔滨医院柏冰雪教授、医院林秉奖教授为特邀讲者,一起在线分享《如何看待银屑病和AD治疗过程中级联反应》、《探索IL-17在免疫性皮肤病中的作用》、《来自真实世界的例证与发现》等话题。

孙青教授开场致辞,介绍了本场嘉宾以及本期会议的内容提要,并主持了接下来的主题分享。

首先,中国医院姚煦教授向大家分享了银屑病和AD治疗过程中级联反应的话题。

姚煦教授

《如何看待银屑病和AD治疗过程中级联反应》

T细胞的平衡在免疫性皮肤病中至关重要。银屑病和AD均为T细胞介导的疾病,特定的Th细胞亚群起着核心作用,是相关细胞因子的应答者和产生者。银屑病中Th亚群Th17通过产生IL-17发挥作用。AD早期以Th2为主要表型。

Th2导体液免疫,在银屑病中显著下降,在AD中显著升高。Th1和Th2失衡是导致银屑病和AD产生关联反应的重要原因。

CD4+T细胞分化为多种T细胞,银屑病患者中Th17水平显著升高,且与银屑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而IL-17在AD慢性期也发挥重要作用。

IL-17A在银屑病患者中显著升高,且与疾病严重程度正相关。银屑病从由Th17细胞介导到由IL-17A驱动的认知更迭,带来了日趋精准的靶向治疗。以司库奇尤单抗为代表的IL-17A抑制剂治疗银屑病起效快且治疗效果显著。

接着,由哈尔滨医院柏冰雪教授对IL-17在免疫性皮肤病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柏冰雪教授

《探索IL-17在免疫性皮肤病中的作用》

免疫性皮肤病由自身反应性免疫细胞或针对皮肤自身抗原产生的自身抗体所致。免疫性皮肤病现有治疗手段有限,主要为局部,以及激素、免疫制剂、少数生物制剂等系统治疗。年新医师法颁布后超说明书用药将受到法律保护,为IL-17抑制剂等生物制剂和更多疾病探索提供了依据。

银屑病是由多种细胞因子介导的先天、后天因素诱发的免疫系统失衡,IL-17是银屑病炎症基石与核心靶点。AD慢性期也以Th17募集为特征,临床发现重度难治性AD亚洲患者IL-17抑制剂治疗有效,提示IL-17在AD中具有一定的致病作用。

除了银屑病和AD,研究显示,IL-17还可能是治疗其他多种免疫性皮肤病的潜在靶点,如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化脓性汗腺炎、坏疽性脓皮病、连续性肢端皮炎、掌跖脓疱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大疱性类天疱疮、毛发红糠疹、白塞氏病、内瑟顿综合征等。

IL-17抑制剂可有效治疗更多的免疫性皮肤病。

最后,医院林秉奖教授就真实世界的例证与发现与大家进行了分享。

林秉奖教授

《来自真实世界的例证与发现》

病例一,35岁女性患者,银屑病20年,印度苏金单抗疗效好,因头皮出现瘙痒、渗液停药。司库奇尤单抗治疗16周皮损几乎完全清除。

病例二,24岁女性患者,银屑病4年,近2月指甲破损,甲下积脓,脱屑显著。阿达木单抗治疗6个月银屑病甲显著改善,改用司库奇尤单抗治疗1年后进一步改善。

病例三,39岁男性患者,银屑病8年,近2月皮疹扩大,脱屑多,伴瘙痒。丙肝抗体阳性,抗丙肝治疗12周后,给予阿达木单抗治疗3个月,皮疹消退再出现,考虑阿达木单抗继发性失效,改司库奇尤单抗治疗皮损显著改善。

生物制剂治疗中感染的发生会降低治疗的依从性,甚至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生物制剂使用过程中应首先进行筛查,发现可疑感染症状或感染指标异常时需请感染科会诊,明确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并调整生物制剂的使用方案。

生物制剂的免疫原性可诱导抗药抗体的形成。研究显示,司库奇尤单抗可有效治疗任何治疗史的银屑病患者,对曾经使用过生物制剂治疗的患者也同样有效。

接下来,进入讨论环节,康晓静教授带领在线专家就讨论问题分别表达自己的观点。

讨论环节

话题一:作为两大典型的免疫性皮肤病,您认为银屑病与AD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是否会存在重叠?当前银屑病和AD可实现的治疗目标分别是什么?

陈柳青教授:皮肤科医生很多时候会对银屑病与AD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有一定的疑惑,尤其是AD的慢性期以及银屑病的持续状态。从临床和组织学表现不易鉴别,两者有很多重叠的地方。银屑病可以湿疹化,慢性AD的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也和银屑病非常相似,两者也都会有表皮的增生肥厚,真皮乳头血管的增生。银屑病与AD均为T细胞介导的免疫性炎症性皮肤病,部分T细胞亚群在其中有所重叠,从而导致银屑病或AD在临床表现和诊断上存在一定的重叠。AD的慢性皮疹在组织学上常被称为“银屑病样皮炎”,和银屑病很难区分。银屑病和AD都是一种系统性的炎症,治疗目标不仅是对皮损的控制,还应该控制全身炎症。

王惠平教授:临床上银屑病患者治疗后常诱发AD,对于这类患者如何选择治疗药物确实存在一些困惑,如果有一种药物能够同时治疗银屑病和AD,那么患者即可从中得到极大的获益。

话题二:免疫性皮肤病与T细胞失衡关系密切,已知针对具体细胞因子靶点的药物疗效和安全性更明确,皮肤病诊疗是否已经进入精准靶向时代?

王惠平教授:免疫性皮肤病临床上非常多见,如银屑病、AD、白癜风、大疱性类天疱疮、斑秃等,这些免疫炎症性疾病均涉及多个通路,多种炎症因子,无论哪种疾病都不是只有单一通路,因此,部分疾病可能在某些通路即炎症因子上存在交集。针对这种特异性靶点的治疗可能疗效更好,也更明确。IL-17A抑制剂在银屑病中的使用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过去由于没有很好的治疗药物,患者的留存率非常低。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疗效长期稳定,提高了患者的留存率。银屑病的治疗进入了更为精准的靶向时代。

话题三:银屑病作为一种IL-17A驱动型疾病,IL-17A抑制剂为银屑病治疗带来前所未有的疗效,在病程早期进行精准干预是否能带来更广泛获益?

丁杨峰教授:IL-17A是银屑病重要的致病因子,IL-17A抑制剂治疗银屑病疗效好,安全性高。银屑病可以像肿瘤一样,通过靶向治疗获得完全缓解。IL-17A作为一个最为精准的靶点将皮肤科带入精准靶向治疗时代。传统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中重度银屑病患者使用生物制剂治疗可获益,早期银屑病患者使用生物制剂则可以更好的改善皮损,降低共病发生的风险,大幅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但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eyangmaoyi.net/jbgs/8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