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达25中国30年之间究竟对环保做了

不少人都知道每年三月份世界自然基金会都会组织一个叫做“地球一小时”的全球性节能活动,号召人类把灯关一个小时,事实上这种活动的受众群体主要是欧美人,因为无论是在任何场所,欧美人完全没有节约水电的概念,所以关灯一小时对于欧美人来讲“仪式感很重要”,就像过了一个节日一样,还得庆祝一下。但是相对于中国人来讲,就有点“多此一举的”意思,随手关掉水龙头和灯这种节约水电行为,是从小我国的社会教育,几乎是刻在每个人骨子里的,有的人甚至是到了强迫症的程度,出门很久之后会反复想自己家里的水龙头关了吗?关灯了吗?空调关了吗?还得再回去看几遍;所以说关灯一小时对于中国来讲不太现实,或许可以试试“开灯一小时”。年“地球一小时”的活动火遍全球,主要是因为几乎没有门槛,还热闹,想象一下很多人把灯关掉之后拿出点上蜡烛的画面,而且很多人喜欢自己明明什么实质行动都没做,却有了拯救世界的“自豪感”,就像是今年的卫生事件,隔离期间朋友圈流行的一句话就是:终于到了躺在家里什么都不做,也能为社会做贡献的日子了;想一想,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每年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中国也参与其中二十几年了,那这么多年,中国除了在经济等诸多领域有飞速发展,环保方面到底下了哪些功夫?首先植被沙漠化,多年前饱受沙漠化的山坡,如今都被绿植覆盖;据年国外用NDXI(归一化植被指数)研究全球植被情况,检测出中国这些年对土地的绿化占过去17年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25%,中国之所以这么快变“绿”都要归功于没日没夜的种树,相信大家都有参与其中,每天睁眼第一件事就是抢收蚂蚁森林绿色能量,阿拉善的梭梭树可是众多小伙伴1g1g“种”出来的,这一点确实蚂蚁森林确实值得称赞,让人们在享受乐趣中参与到了环保措施中去,在千里之外种树。绿化前毛乌素绿化后后来联合国环境署还给蚂蚁森林提出表扬并颁了两项奖,多个国家也开始大力推出自己的“蚂蚁森林”;值得一提的是三北防护林工程,作为中国生态环境的里程碑式战略,在东北、华北以及西北三个地区开启了70年的工程规划,疯狂种植人工林,目的就是改变中国北部的生态环境,足见工程量之巨大。年数据显示,三北工程植树面积超过30万平方千米(约7.1亿个篮球场),退耕还林面积超过33万平方千米;众所周知,中国北部地区囊括着中国八大沙漠和没有边际的戈壁滩,在之前,去到那些地方,第一感觉就是荒凉、渺无人烟,但是更为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沙漠若不治理,它就会把自己周围的地方全部变为“自己”,荒漠化就会越来越严重,并且这些沙漠还向黄河里灌泥沙,改变黄河下游河床形状,增加其凶险性。退耕还林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了工人,同时解决了生态环境的问题;但是它自身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工厂越来越集中,造成的大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年的时候,很多地区PM2.5值飙升,雾霾天气是常见的事,相信北京以及河北的小伙伴深有体会,但是当时迫于无奈,为了发展,只能对那些质疑甚至是谩骂咬牙忍了。雾霾煤产生的气体污染环境,石油和天然气污染就相对小一点,但是我国的能源现状就是多煤少油少气,只能用污染严重的煤用于大部分的发电设施,之后的几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火电厂都陆续提高技术——超超临界机组(有点专业,主要是解释有点长,可以百度查一下这个词),虽然用的还是煤,但是这一技术可以让其更充分的燃烧和发电,减少污染,就算是现在新建的发电厂也都是超超临界发电厂,并且全球78%以上的超超临界都在中国。而与此同时,我国在新能源技术方面也在不断做努力,中国俨然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风能发电市场、光伏生产基地,核电站在建第一、存量第二,的确很有自豪感。除了这些,我国在白色污染方面也做了有效措施,07年国家发出“限塑令”,并且对回收塑料行业大力扶持,加大了PET塑料的回收利用率,高达90%,但是问题又来了,企业为了谋取更高的利益,对PET的塑料回收范围都扩大到了国外,这样一来使得其他塑料的垃圾就堆积了;后来国家为了减少“洋垃圾”带来的污染,也是为了让国内回收企业提高塑料综合利用率,国家年发布了洋垃圾进口禁令,这些企业为了解决无洋垃圾可用的局面,“垃圾填埋无害化处理”就进入大家眼帘,这项技术目前在天津等地试验,操作极为复杂,但是若能成功对于回收行业来讲无疑不是一项福祉。以上所讲的只是中国在环保方面所做的一部分,细心留意,在你身边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变化。讨论一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yueyangmaoyi.net/zlff/108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